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理解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养成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理解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并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难点;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且最基础的学科,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不仅是拼音、汉字,还有阅读理解的相关内容。阅读理解这一版块的内容不仅关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成绩,还对学习其他学科发挥着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点,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突破教学难点,寻求解决方法。
  一、小学语文的课堂阅读理解教学难点
  第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学习阅读理解时,认为汉字较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对阅读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对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一般难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并且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只是进行讲解和简单的提问,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调动起来,致使语文阅读理解这一版块的成绩不能真正提高。
  第二,古诗词和文言文是教学难点。现代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对古文理解困难的问题。比如四年级课本中的《精卫填海》《铁杵成针》等文言文,都需要学生对其进行理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于古诗詞和文言文都具有“简练”的特点,并且其中的典故和通假字比较多,句式也与现代文有所区别,小学生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自然会对阅读古诗词和文言文失去学习兴趣,也由此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古文中的内涵[1]。
  第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属于初期成长阶段,好奇心较强、活泼好动,并且自控能力较差,对知识的储备量也相对有限。同时,教师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间学习存在的差异性,如果教学方法过于统一,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递,忽视传授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注意训练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解决方法
  (一)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首次阅读时,不能完全理解课文的含义,需要反复多次的阅读才能掌握。因此,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针对一些有难度的课文,教师应该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加以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通过反复阅读更能体会其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诗中意境。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才能体会诗句中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蜻蜓与蝴蝶,而是诗人通过这句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反复阅读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反复阅读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让学生理解诗中不仅包含了谷峰的奇秀形象,同时以此美感告诉人们,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对待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认识事物的全貌,超越狭小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理解诗中思想内涵[2]。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课程,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课文,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来理解文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重点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网络中的视频资料、图片、音乐等作为辅助教学形式,更直观的将文中形象呈现出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文章中心。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钱塘江涨潮的景象以视频加声音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钱塘江大潮波澜壮阔的景观,通过描绘水势湍急的壮丽与雄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情感,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三)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运用批注方法。批注方法是在阅读文章时,将其中的生词、好句进行理解批注,,扩充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比如,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利用词典将文中的生词进行查阅批注,如“黏稠”“挣扎”,并将文中的好句标注,作为阅读积累,还可以在文章最后用铅笔标注出读后感。通过批注的方法完成文章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第二,运用摘抄方法。摘抄方法是增加阅读积累储备量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个摘抄本,将阅读每一篇文章时的好词好句好段都摘抄到本上,加深记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和写作能力。尤其是文中的拟人手法、排比段落、比喻手法等典型内容。比如《三月桃花水》一课中,“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典型的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桃花水的形态。
  (四)互动教学,实现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课题提问,与学生直接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性设置相关问题,强化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讲解《猫》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文中的猫有哪些特点?”“猫的可爱之处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其次,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师生间的高效交流。比如,在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文中的纳米技术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进行统一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与教师也产生了积极的互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存在一定的难点问题,但是教师也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实现互动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晋晔.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1):47-48.
  [2]吴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103+10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