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对文字进行识别和读写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时期对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对于提升整体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阅读带动写作也被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由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论述在以阅读带动写作的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兴趣,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1作文内容空泛
在发展心理学中曾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发展上的局限性,导致这时期的个体普遍在理解能力上和表达能力上稍显稚嫩,这一点在小学语文的写作练习中尤为明显。并且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写作,对作文的认知和了解较为浅显,,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口语化现象明显,甚至还会出现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初次接触写作的生涩以及自身表达能力的局限性都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明显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内心较为排斥写作,但是为了完成教师的写作安排,对优秀作文进行盲目的仿写甚至直接复制引用,导致作文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1]。
1.2教学模式单一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本质上是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是受限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和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导致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更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督促学生完成写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似按时完成了教学目标,然而实际上学生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照本宣科,并没有在写作能力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一旦教师给出不限题目不限方向的写作,学生就会感到迷茫,对如何下笔感到不知所措,这些都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写作思维上的固化。
二、以阅读带动写作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的培养路径探析
2.1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达到写作兴趣的培养
对文章的写作能力是对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词汇运用以及情感抒发上的综合锻炼,这种能力的培养源自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知识循序渐进的积累。要想完成一篇优质的写作就离不开完整的框架构成和丰富的内容填充,而在内容的选择上更丰富多彩的素材才能做到对学生文章质量的提升,素材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文章写作时避免出现内容过于空洞没有真实感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积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的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对资源做好储备工作,对文章中使用的优美句子和进行摘抄。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文章的用词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并自行对文章中富含意境和哲理的句子进行整理,在课堂外由教师定期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并安排学生做好读后感和摘抄的整理,以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整理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2.2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的仿写练习写作技巧
阅读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展示优秀的文章写作样板,由于学生的发展特性导致从小学时期开始在语文的写作教学中第一步就是带领学生对范文进行仿写,到了小学阶段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以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对文章的仿写仍然是开展写作教学时最有效的步骤。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各种文章,而每类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技巧运用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不同的文章显露出的写作技巧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要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着重对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和举例,加深学生对不同体裁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加以明确。例如在练习记叙文的写作时,学生往往感到最难的部分是选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片段加以回想,通过以自己的实际经历为主题进行写作,以此避免学生出现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并且在这种写作练习方式下,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写作难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赏析掌握对作文的修改评价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时,还要注重给学生讲解自身对文章的赏析角度和思路,让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对文章的赏析手法和评价标准,以此掌握對文章的评价能力[2]。继而再由教师将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划分,鼓励学生对同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赏析,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自主修改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客观理解,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和素材运用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阅读和写作课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2.4开展小组学习交流模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正体现了每个人作为不同的个体,在思维模式上和观察角度上的不同,这一点即使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上也同样适用。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对某一事件的感悟和思考都大不相同,所以在写作时每个学生依靠的角度和思维模式也都各自具有独特性。而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从自身出发,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参考角度有限,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在写作练习中从内容选题到写作体裁乃至最后的批改阶段,都可以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的形式开展,每个学生从自身观点出现,对于彼此的作文所给出的批改意见都包含着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所做的思考,因此学生可以学习和参考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这种合作交流练习模式的开展,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促进了学生在思维上的多元化。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提高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课上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而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素材整理能力和文章体裁的熟练转换能力以及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举措,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能加强学生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追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玉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路径探析[J]. 学周刊, 2017, (19):28.
[2] 钱光府.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 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