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小学生一直处于题海中,很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们失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甚至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并不期待,导致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难度不断增加。有效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針对“减负提质”做出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多的有效途径,来为小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学习,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减负提质;素质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有机结合减负提质,全面渗透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挖掘农村小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学好基础的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熟练掌握更多方法,做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准备,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们的认知需求,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随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揭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笔者就此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其他教师参考。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是重要的育人环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始,极大地考验着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使得育人计划的落实更顺利,素质教育的渗透更全面[1]。教师完成了优质备课,对于学生们的实际发展情况、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等有着充分了解,之后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高效化的教学指导,小学生在生动而活泼的课堂中获取到不一样的认知体验,能力水平会有更大程度的提升。课前准备十分充分,也是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可以从课程标准、教材入手,汇总知识要点,明确重点难点,有目的性的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小学生的积极情感,他们进入理想化的学习状态,才能独立完成探究任务,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效利用短暂的时间,强化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尤为重要。必须减轻课业负担,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之后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主体优势的提升而言大有助益,对其合作探究以及共同进步来说非常有利。首先,不妨通过民主师生关系的发扬,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然后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详细介绍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教师不可以再唱“独角戏”,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很关键。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会使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教学任务真正落实后,农村小学生可以养成善待他人的性格,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内容的补充,各位教师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多多搜集相关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应该观察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之后利用启发性策略,启发学生深层次感悟,明确指出他们的学习问题,方便学生直接的改进。把控好教学节奏,实现教育教学的环环紧扣,注重小学生潜能的深入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培养,他们的自学热情变得高涨,后续发展有望收获意外惊喜[2]。再次,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诱导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充分地活跃创新思维,针对每个要点、每个难点展开有效的学习感悟,强调小组合作以及操作实践的重要性,拥有了最大的“主动权”,学生便可在总结中反思,反思中进步,进步中得以个性化发展。最后,课堂还需要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做好评议工作。教师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小组的评价,能够便捷学生们彼此了解;自我的评价,能够使知识经验统统发生更好地转化。应鼓励所有学生反思性总结,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多方面的自我评价,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性总结越及时、越全面,越有利于农村小学生能力水平的稳步提升,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尽显主体优势后,势必走出课堂,然后走进社会,最终为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三、发挥课外引导作用
课外引导是最终的教学环节,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合理进行课外引导,对于农村小学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质量的全面提高来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生们实践习惯的养成与实践经验的积累而言非常有利,这一环节充分地减负提质,更容易形成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教学局面,妥善解决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学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得以创造性发展,并且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展开积极的课外引导。首先,积极引导小学生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传授他们一些方法,让小学生及时拟定好课外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中,学生们应该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关于“先玩游戏,后做作业”还是“先做作业,后玩游戏”实现了合理安排,他们认真执行计划的过程就是课外学习能力不断发展,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的重要过程[3]。其次,需要培养小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主体意愿,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然后借助家庭教育的巨大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例如:有的学生爱好画画,有的学生爱好书法,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学生善于摄影,还有的学生热爱运动,对于“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十分擅长。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实际的发展状况,帮助他们拟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计划,并且做到长期坚持,一个学期以后进行质量评估,由此看到不同学生的明显进步,以一种长期性的课外引导,真正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素质教育的全面渗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的减负提质势在必行,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方法,得以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提升认知水平、主体优势等,不断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新时期的农村教育教学特色尽显,教学实践工作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红玲,张美.探讨“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J].语文课内外,2020(31)188-189.
[2]王红玲,张美.推进农村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20(05)111-112.
[3]徐兆东.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成功,2019(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