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每一个儿童,要想健康茁壮成长,都离不开关爱。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优秀生需要关爱,后进生同样如此,而且相比前者,后者的成长需要更多的关爱。道理很简单,现实中优生与差生相比,后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爱,甚至连一点温暖都没有。特别是在学校里,因为表现差等因素,在班级里被人看不起,经常被老师批评,就连课外活动都会被排斥等等,这样谈何关爱!
  因此,笔者要重复一下之前的观点:后进生相比优秀生,要想将其彻底转变,则需要更多的关爱!而且作为一名教师,就是去教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哪怕他再差,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关爱,相信你一定会看到他的转变!
  在此,笔者很想就自己亲身经历谈谈个人的感受。
  记得是在自己工作的第五年,学校委派自己担任三(3)班的班主任,班级有一个全校有名的“调皮大王”小华,学习成绩差不用说,还不遵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还有小偷小摸等恶习,与其家长多次交流,却收效甚微,以至于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坐最后一排,因无人愿与其同桌,长期是一人一桌,同时因为表现太差,是全班唯一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是将其放弃,还是努力挽救呢;我的选择是后者。因为自己身为人民教师,自然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如将其放弃,是真正愧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
  那么如何将其转变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我要了解小华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经过多次家访,我了解到小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其父在他上幼儿园时,因从事违法活动而身陷囹圄,其母系农村妇女,本身文化水平偏低,根本不懂教育,只要老师一反映问题,对小华只是一味打骂,从不正面引导,导致小华从小就产生逆反心理,对外界抵触很大。在了解情况后,我开始着手制定转变小华的策略,采取了如下步骤:
  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利用课余时间,我多次找小华谈心,终于打开其心扉,了解到他本人也想进步,也想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去带上红领巾参加各种活动,只不过同学总是瞧不起他,周围环境总是排斥他。我于是启发他:周围同学之所以瞧不起你,是否与自己的一些行为有关呢。他也认识到之前自己的一些行为不好,比如上课不遵守纪律,经常不做作业,与同学打架,乱拿人家东西等。在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之后,我又启发他:如果改正,同学们还会像以前那样瞧不起他,排斥他吗?还会不同意你加入少先队吗?小华自己低下了头。这样,小华的思想有了初步转变,有了改正自己的愿望,愿意进步,希望成为少先队员,不再像以前那样自暴自弃了。
  其次,要想使得小华进步,不是光靠哪一个老师,而要所有教他的老师共同努力才行。通过与任课老师交流,分析小华的现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答对后对其大加表扬,让他恢复自信,觉得自己也能学得好,逐渐恢复学习信心,转变以往学习态度。当他取得一点进步时,作为班主任,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及时给予表扬,让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爱护他。他对外界的抵触逐渐开始消融了,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当然,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自控力是很弱的,有时还是会犯错误的,但我和各科老师还是坚持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不足,改正错误,促使他积极向上。在处理的方式上是坚决杜绝那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如严厉的批评、罚站等。因为上述管理方法,对于小华早已失效,他需要的是谆谆教导和关爱。
  再次,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去做班级同学的思想工作,为了小华同学能够顺利成长,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家要努力接纳小华。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思想教育,我特意安排班级学习委员(小雅)跟他同桌,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小雅进行了一番开导: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促使其进步,在他进步的同时,你也会有很多收获的。通过我的努力小雅答应去帮助他,比如上课时思想开小差,主动提醒他认真听讲;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解答作业上疑难问题等。同时我还注意发动班级其他优秀同学去帮助小华学习。这时我去教导他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慢慢来,相信你们肯定会做得好的,小华是否进步关系我们全班,他进步我们全班也会进步。
   最后,家长的教导与帮助。一个人要想健康成长,家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小华,我固定每周都去家访,与其家长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小华。针对其母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我动员其加入家长学校,帮助她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味地单纯打骂了。考虑到其母文化素质偏低,无力辅导他学习,我在家访时了解到小华的舅舅家就在他家附近,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完全能够辅导他。在我的建议下,其母亲与其舅舅多次交流后,舅舅答应对其提供帮助,我就叫小华放学后经常去他舅舅家做作业看书,舅舅进行督促,学习上不懂就问他舅舅,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整天在家,作业马虎了事,然后就是看电视上网等。这样就很好的从家庭这个侧面帮助了小华,避免放学后处于无人监控的状态,杜绝了社会不良因素如网吧等对他的诱惑。
  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哪怕是后进生,通过各种努力,相信他们还是会转变的。到了第二学期,小华的各方面表现较以前,已是转变很大了。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很多不良习惯已经见不到了。在六一节前夕,全班同学一致同意他加入少先队,小华因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系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他显得非常高兴。之后,小华升入高年级,一直是稳中有进。令人感到欣慰地是,小学毕业后,小华顺利进入中学就读,六年后又考入一所本科院校就读,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很不错的单位工作。可以说,小华的成长历程真正体现了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的转变!
  通过上述案例,我深深地明白教育工作中关爱的重要性。鲁迅先生说的话可谓是至理名言:教育植根于爱。“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法宝。对待后进生,我们不能单纯的打骂教育,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温暖和耐心的教导,以诚相待,并且付出足够的关爱,才能走进他们的心扉,得到他们的信任,因而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老师的教育。因此在促进后进生转化方面,爱可以说是真正的“灵丹妙药”。
  借用《愛的奉献》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来结束本文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