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是语言交际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侧面,作为输入的听和输出的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与人沟通交流,如果听不懂或者说不出英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就会降低。为此,本文专门研究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听说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听说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为了彻底改变目前英语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象,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明确提出,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能熟练的运用英语有效的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英语教学上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 大多数学生难以全面形成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和语感, 而仅仅是掌握课堂上死记硬背单词, 语法的能力。然而,听说教学法的出现可以大大改善这一情况。
二、听说教学法的概述
(1)起源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是强调“学后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代表人物是Fries和Lado。它强调通过重复句型结构来操练, 以培养学生口语听说能力 (沈晓, 200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美国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的军人而使用一系列的方法强化士兵的听说能力, 听说法因此产生。此后, 听说法被广泛使用于学校外语教学中, 并在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西方各国。
(2)定义
听说教学法, 是指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 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刺激反应理论, 强化操作, 最终形成自动化习惯, 达到脱口而出, 从而学会语言。听说法教学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 练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强。
(3)实施步骤
听说法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模仿阶段、重复阶段 (张琳, 韩建岗, 2010) 。在认知阶段, 教师展示新语言材料给学生, 借助实物、情景、手势等方式, 使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意思。在模仿阶段,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示范,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 采用跟读、抽读、齐读、纠错等方式, 进行模仿。在重复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复述、句型替换、扩展练习, 通过变换句子结构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4)听说教学法的原则
1.听说领先。根据语言学的观点, 认为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不论其目的是什么, 都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学习读和写。教学的顺序应当是先听说, 后读写。
2.以句型为中心。根据句子在结构上的特点, 从无数句子中归纳出一定数量的句子模型或基本类型,, 即句型。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也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中心。无论是语言材料的安排, 还是语言技能的培养, 都要围绕句型这个中心进行。
3.对比语言结构, 确定教学难点。主张外语教学必须把外语和母语进行对比, 找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 以确定外语教学的难点。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编写出适合本国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攻克难点上。
4.反复实践, 形成习惯。认为语言习惯的过程犹如动物的行为一样, 是一种刺激一反应的过程。学习外语通学习母语一样, 要靠大量的联系和反复实践, 养成一套新的习惯。
三、听说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听与复述相结合。复述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重复 , 即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复述;另一种是重述 , 即说出说听的话语的大概意思。
2.听与回答问题相结合。听与回答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听说教学法在形式上实质有所不同。与形式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每听一句。教师就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而听与回答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法法则保留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 创造性的采用整体听力训练的方法。
3.聽说与讨论想结合。听与讨论问题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听与解说相结合。教师应帮助学生懂的在交际过程中倾听他人讲话不仅仅是出于礼貌的需要, 而且是获取信息和达成交际的需要。运用听与解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解决这个问题会有所帮助。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既是语音信息的输出主体, 又是语言信息的输入主体,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使课文教学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由于听说法具有独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特点,所以在运用听说法教学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自身要熟练地掌握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的技能,和必要的听说法教学技巧训练。在基本把握了听说教学法的要领后,才能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有效地组织好每一单元教学活动。老师应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角色”的新教学模式,力求探索英语教学方法的新途径, 促进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应灵活的应用教学法使英语可以锻炼和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外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 听说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反思[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1):130-140.
[2]陈一闻. 听说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祖国,2016,(24):222-223.
[3]吝亚. 听说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张牡丹. 听说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研究及应用[J]. 群文天地,2011,(06):123.
[5]尹瑞雪. 英语听说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及现实意义探研[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68-69.
作者简介:张雪纯(出生年份1997),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职务/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在读,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