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师对于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基础上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师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主,更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发展自身学科各项意识及能力。且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有所帮助,更对学生将来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改善教学思维、过程、形式,让学生真正受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探讨,不仅是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设计和方法改进的探究,更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特点和疑难问题解决的探究。如当下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在面对字数较多、篇幅较长、题量较大的现代文阅读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没有耐心通篇研读的情况,对于文章的内容一知半解就开始做题,导致做题没有思路,不同积累不到自己的写作素材,认知范围难以拓展,最终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信心逐渐缺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针对作为课堂学习中心位置的学生,解决他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就从教育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以及多元教学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进行深入讨论。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着基本的兴趣,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很强烈,很容易出现坐不住板凳的现象,面对形式变化但是本质不变的教学,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心志不够成熟,分析能力不够强,理解能力也有限,小学生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适应教学模式以及产生对于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以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应认真面对各个部分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看清、整理出教学的真正难点在何处,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入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例如,教师在教学《记金华双龙洞》一课时发现,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整篇文章知識的学习感到压力大,而中高年级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则感到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将学生放在客体位置,学生花费自己的时间,却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的根本缘由。针对此种情况,教师继续深入分析,即第二点,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对于“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形式变化但本质不变”的教学感到压力更大,面对的期待更多,因此对于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甚至厌烦。这表明了学生对于学习要求改变的需求。
二、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创新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其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文本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提升学生认知。教师在平时上课讲解现代文阅读时,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引领学生掌握课文的大意,知道并能概括出课文讲了什么事件。再让学生深入研读,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词句语言和行文脉络仔细阅读、深入思考、细细品味,走进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内心世界,研究作者的精巧构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出发,从培养学生的素养出发,教师应对此种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主要原则,让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并通过刺激学生主动学习来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针对《母鸡》课文展开教学时,从人格魅力建立、价值观教育渗透、教学形式改革、学习方法教授等方面入手,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进行了解决。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能改变学生的性格,同时教师规范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苦劳作的成果,让学生学会珍惜粮食。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以让学生们感知母爱,懂得孝敬长辈、感恩父母;期间,教师利用信息工具为学生展示视图情境,以优化学生学习的软环境,同时教师加入到学生的心得分享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样,教师从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满足学习的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上发挥出不容小觑的作用。
三、实现多元教学
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以拓展学生认知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出现的数不胜数的教学方法之一。多元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自学指导教学法推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小组合作教法的推崇是以强化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重要形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方法。诸如此类,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实情、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实际,开展多元化教学。例如,教师在针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展开教学过程,针对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自主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帮助学生通读课文,研词析句,想象体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真正含义,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期间,运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视频片段,视频类型资料将故事情节描述得扣人心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人物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之后,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和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古典名著,让学生课外展开《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片段的学习,学习这些文章中表现人物、烘托气氛的表现手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完美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这篇课文选自我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这篇课文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故事情节描述得扣人心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人物的形象,体会经典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设置章节的朗读、角色的扮演、影片的观看以及读后感的写作等实践任务,让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不断地深化阅读与写作实践,实现了多重教学目标,同时将学生真正放在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缺陷研究,提升了教师对于教学过程改革必要性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具体的掌握。同时,对于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良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纠正,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助力学生更快适应了高效学习模式。最后,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更能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闵珏英. 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33.
[2]阎花丽. 促进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策略[J]. 文学教育(上),2017(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