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对于如何有效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笔者所教高中政治学科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指导自主预习,优化自主学习基础
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中,预习无疑是首要环节。预习的质量,往往会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直接影响。通过预习,可以熟悉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从长远来看,持续不断地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预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预习更加细化和深入,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预习效果。 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为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我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结合学生现阶段普遍的学习水平设计了预习导纲。在预习导纲中,除了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等内容之外,我重点呈现了预习过程的知识线索。如:针对“原始社会”的内容,学生需要在预习中明确原始社会的地位、生产力、生产关系、基本单位等。针对“奴隶社会”的内容,学生需要明确努力社会的确立原因、生产关系、国家的产生、历史进步等内容。针对“封建社会”的内容,学生需要明确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钳制、主要矛盾。针对“资本主义”的内容,学生需要明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时,学生不需要进行特别详细的归纳,只需要利用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进行简单的概括即可,并利用自己的语言构建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学习线索,以便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自主学习习惯
尽管自主学习的开展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但从课堂角色来看,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也就是说,教师课堂作用的发挥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此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已经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统一化的教学要求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分析学生的学习类型。这样一来,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二,循序渐进,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毋庸置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避免自主学习任务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可以使学习任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由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调节学生的心智。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的学习计划更好地得到执行。
三、关注合作学习,保障自主学习效率
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自主学习并非是指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是强调从整体上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除了要发揮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一来,有利于在讨论中扩大学生的认识,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在高中政治合作学习中,通常需要经历以下步骤:第一,合理进行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所以分组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进行学生分组时,教师需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也能够保障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第二,合理设计合作探究任务。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进一步设计合作探究任务。这样一来,可以使各小组明确学习的方向。第三,指导各小组学习任务的分工。为了避免优等生大包大揽和后进生无所事事的情况,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各小组进行恰当的分工。比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组织工作,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负责资料搜集工作,动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负责记录工作。总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表达与倾听,能够实现学习信息的共享,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
四、巧妙实施评价,激发自主学习潜能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相对于常规的课堂评价,自主学习中的评价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还需要通过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为此,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设计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这一环节的积极作用。
首先,在自主学习活动的评价中,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其次,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应避免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学生能否透过表面知识挖掘政治知识中蕴含的规律。再次,要注意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自主学习中的评价要侧重于给予学生精神力量。同时,激励性的评价要针对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而非一种空洞的评价内容。最后,要采用丰富的评价方式。比如形成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方法的有机结合。
五、结论
综上,高中政治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真正通过政治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当中。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同时,从长远来看,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此外,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以使自身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万和,浅析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1-11-01
[2]陈瑜,高中政治自主式学习的组织形式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8-28
[3]黄明锦,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清风,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