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在小学阶段全面实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目前主体则针对课堂教学,对课后作业并不够重视,而作业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体现出教学与运用的联系桥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布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方案。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后对课堂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实现知识与应用的转化。对此,通过对作业合理设计,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提高其知识转化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注重作业设计兴趣化
由于小学整体语文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对其加以巩固和记忆。这就导致了语文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大多为课文抄写、背诵,属于重复性训练,虽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掌握课堂知识,但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语文作业失去兴趣,普遍认为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同时,作业所选择的知识主要依据教材,学生在进行作业完成时,仅是对课堂知识进行加深记忆,但无法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后,可以布置为诗配画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绘画中,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深入,感悟其表达意境,理解作者抒发情感。同时,教师还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布置一些古诗词板报作业,让学生参与班级板报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除了以往的早晨背诵、课前背诵外,教师也可布置让学生回家向家长进行背诵,在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后,家长可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视频上传至班级家长群。教师为激发学生对古詩词背诵的兴趣,也可定期举办古诗背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提升作业设计动态化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其内容难度与低中年级相比,有明显提升。因而教师为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增加作业量,再加上其他学科,学生往往需要两三小时来完成作业,没有时间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双减政策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逐步认识到为学生减负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对课后作业量加以控制。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时,还需坚持动态设计原则,根据实际教学质量、效率,以及其他学科作业量,对语文课后作业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的作业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避免过多的语文作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述《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属于白话文,其课文内容、抒发情感、文章结构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简单,并且文章中生僻字词不多。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在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外知识内容,开拓学生知识面。而在授课文言文时,因学生对其接触少,教师所布置内容应多以巩固知识为主,并适当控制作业量。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在每天布置作业前,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进行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避免总体作业量过多[1]。
3重视作业设计实践化
虽然小学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基础简单,但其与实际生活呈现出密切关联。对此教师可借助语文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知识,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趣味性,并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如教师在讲述《丝绸之路》这一课时,可在课堂教学前,布置出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关于丝绸之路有关的信息,比如楼兰古国、西域三十六国等等,根据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料,绘画出一副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所绘画的路进行点评和选举,挑选出最符合实际的详细路线图,给予其表扬和奖励。这种方式的课后作业突破了传统课后作业形式,并且更加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查询资料、绘图路线的过程中,了解和吸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4.强化作业设计层次化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分层布置,导致作业内容无法满足一些班级中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的需求,认为作业内容较为简单;但对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难度较高,学生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此,教师需要掘弃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在设计作业时,可采取层次化设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个性需求等,,设计出三种层次的语文作业,以保证能够满足班级全体学生的需求,杜绝机械化、重复性作业。具体可将作业分为必做、选做、拓展三部分,其中必做作业主要针对班级内全体学生,以课堂所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主,每名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因此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选做作业则是教师在授课后留下几个题目,学生选择自己能完成、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学习;拓展作业则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课外知识所设计出的作业,这一类作业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理解程度高的学生,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作业,并不强制要求学生完成。而学生在完成这一类作业时,可凭借查阅资料信息等,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感到枯燥无味,充分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2]。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深入发展与逐步完善,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帮助和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不断优化和改善语文作业的设计方式,积极总结相关经验,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加深对其理解和运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敏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19(A4):39-40.
[2]黄炎桂.“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思路[J].语文课内外,2021(3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