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也能够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结合融入游戏情境的体育活动,为幼儿营造了愉快的运动氛围,在体育活动中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潜能。教师在策划教学活动时,以游戏情境为背景,引导幼儿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体育活动;游戏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教学中,教师基于游戏情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让幼儿教学于是俱进,在具备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教学中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完成教学设计时要以幼儿的角度设计游戏情境,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基于幼儿的不同的个性化表现和特点,有效的将体育活动与游戏情境相结合,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进而提升幼儿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一、基于游戏情境增加体育活动趣味性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年龄很小,认知能力较弱,在体育活动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提升幼儿的参与感。幼儿园的学生性格差异化明显、身体素质各异,且幼儿并不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一些幼儿性格外向、活泼、热情,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欲极强,能够很好的适应幼儿园教学中的体育活动,还有一些学生性格内敛、腼腆,不喜欢集体活动,对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幼儿的性格特点,基于游戏情境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在活动教学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1]。
在体育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游戏背景符合幼儿的认知,在活动中,适当应用“留白”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主动选择的机会。以“消防”创设游戏情境,融入到体育活动教学中,为了提升幼儿的体验感,教师在开展教学前要准备好教学道具,包括消防服饰、水枪道具等,在课上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消防员这一职业,让幼儿对于消防职业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在幼儿园小操场上,以接力跑步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幼儿手持水枪道具,接力跑步,到达指定“火情”位置后用水枪扑灭“火情”。在这样的体育活动教学中,一方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则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不同的知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基于幼儿鼓励,以赞美的方式让幼儿提升参与兴趣,增加幼儿继续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信心。
二、基于民间游戏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活动也是文化渗透的过程,在幼儿教学工作中要渗透中华民族文化,让幼儿从小感悟民族精神,使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在教学中将民间的体育活动与现代体育活动相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将民间体育活动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增强体魄,幼儿生理上正处于成长阶段,身体抵抗力较差,在季节更替的阶段幼儿容易生病,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会造成幼儿园内的病毒传染,影响幼儿园内所有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增强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且在体育活动中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开发左脑,提升幼儿思维能力[2]。二是有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性格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表达能力较弱,一些性格内向的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会感觉到不快乐,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引导幼儿参与到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体育活动则是打开幼儿心扉的一个契机,基于民间游戏提升幼儿体育活动参与感。最后是在民间游戏体育活动中融入地域特色,渗透民族精神,升华幼儿教学意义。
民间游戏有很多种类,例如老鹰抓小鸡、踢毽子、放风筝等。教师在选择民间游戏时要综合考虑该游戏是否适合幼儿,在游戏中避免出现具有攻击性、危险性和错误引导性的体育游戏,既要保证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安全性,又要实现给予民间游戏的体育活动教育意义[3]。以放风筝这项体育游戏为例,课前教师准备好教学道具,要选择牵引绳较短的小风筝,并将班级内的幼儿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带领幼儿到室外较为空旷的环境中,将学生按小组分散开,避免在放风筝中产生磕碰,在此环节请其他教师协助完成本次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每个小组需要一名教师进行指导并负责幼儿安全,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团结互助,共同放飞风筝,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游戏情境的体育活动,能够充分的调动幼儿积极性,促使幼儿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喜好和认知能力设计丰富的体育活动方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热情,将情境游戏、民间游戏与体育活动相融合,体现教学创新性,不断的提升活动趣味性,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凯. 构建生动游戏情境提升儿童运动能力 ——以大班体育活动《探险小勇士》游戏化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6):139-140.
[2]陈蕾. 浅析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幼儿园小班"赶小猪"游戏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2019(4):55-57.
[3]马要青. 创情境激兴趣调负荷——情境式户外体育活动中的思与行[J]. 快乐阅读(下半月),2021(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