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摘要: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物理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本论文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研究目的,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实施有效策略,在实施中探索地对预案效果进行评价、调整、完善。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要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的需要,必须有接受新事物、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涉及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不能仅从方法和技巧上入手,而要从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探索新事物的原动力,是学生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的先决条件,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科学品质。物理学发展史上,就有着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现是由好奇心而引发的。据说瓦特就是由于看到水壶盖被顶起而惊奇,才引发了蒸汽机的发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感到好奇,从而生发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关于浮力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是由好奇心而引发兴趣,引起探索、研究、从而发现客观规律或引起发明创造的。在课堂上适时地、简单地介绍这些物理小故事,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多思多问的习惯。在多思多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在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善于发疑提问的人是缺乏学习能力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产生的各种奇妙的想法,闪现出的灵感的小火花,一定要精心呵护、及时表扬、不断鼓励,从而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杜绝扼杀创造性的任何实践活动。例如:学生提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为什么灰尘粘到带电的衣服上却不容易弄掉?电棒关掉后为什么还有余光?用捶子敲打两块铁使之距离变小,为什么没有因分子引力而结合在一起?一般的公路为什么中间高两边低?汽车司机座位为什么都在左边?洗衣机如何将水份甩出去的?火车怎样增大摩擦刹车的?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学生只要提出来,教师都要表扬其“发现”精神,能讲清的讲,不能讲清共同研究共同查资料或者承认自己的无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枯燥的物理概念同具体形象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比如:讲“平均速度”时,便与百米赛跑联系起来;讲“声音”的发生时,就与说话、唱歌、演奏乐器联系起来;讲“温度计”时,与测量气温、体温联系起来;讲“电路”时,就与教室内的线路联系起来;讲平面镜成像时就与水中的倒影联系起来;讲热值时就与生活中的煤和燃气联系起来......这样,在模范地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通过主动观察身边的物理事物,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炉子的效率时,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炉子对煤的利用情况,观察分析大型的锅炉如何充分利用煤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在学习力学后观察理解自行车各部件的力学构造;在学习电功率后观察家中电能表转动情况计算各用电器的功率;在学习热量的传递后,分析各種材料的保暖功能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巩固了课堂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
  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物理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具有密切的联系,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确如此,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表达相应的客观事物。当剖析一种物理现象,解决某个问题时,总要借助于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物理思想。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同时,清晰的表达在科学研究和发展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和教学环节中要营造氛围和条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摆脱课本和教师思维的束缚,主动地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悟用口说出来、用手写出来、用式子列出来、用笔画出来,释放学习和创造的激情。不管他们所表达的是否正确、完善、周密,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激起他们进行创造性再学习的冲动,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脑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力的思维永远是刻板的,很难具有敏捷性,更谈不上有所创造。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启发学生有意识地想象,非常有益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所描绘的情景中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运动和参照物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假设自己坐在飞驰的火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观察车厢内的物品,去体会参照物与运动的关系;在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导体上的电子,分析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受哪些因素制约;学习大气压时想象自己进入无空气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等。通过丰富的想象,巩固知识,强化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素质。
  五、培养学生对科学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不仅是科学研究者的必备素质,而且是人们高尚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主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家勇于探索、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感人事迹激励学生,教育他们积极进取,献身科学。例如:讲电磁学时为学生讲电磁理论的奠基人法拉第从小家境贫寒,全靠自学成才,他不仅研制出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且拒绝他人的高薪聘请,坚持为青少年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金钱和荣誉面前他追求真理、宣传科学的思想毫不为之动摇;在讲电学时为学生讲“发明大王”爱迪生只上过几个月小学,也全靠自学成就了近2000项发明,为了研制碱性蓄电池,他经历了上万次失败。通过事例教育学生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是获得成功的精神基础,它不仅需要有坚不可摧的怀疑精神,更要有一种不怕失败,甚至不惜下地狱的勇气和意志。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要逐步提高热爱科学,不怕失败挫折的意识,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树立追求真理、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这是民族兴旺之所在,也是历史赋予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除了增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对物理事物分析思维和探究的能力,从而有效在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科举.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22(01):10-12.
  [2]肖白云,郭桂周,辛文逸.高中物理新教材科学探究内容的实证研究及教学建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11):88-92.
  [3]刘增泽,侯雨晴.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0):50-55.
  [4]孙启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10):42-43.
  [5]徐瑞璟,李春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物理科学探究能力调查研究[J].物理教师,2021,42(10):20-24.
  [6]王宗炜.高中物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J].新教育,2021(28):60.
  作者简介:孟鸽(1998—)女,汉族,籍贯: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物理),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物理)。

gzslib20220427212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