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论提高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效果,班主任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选择管理方法,充分融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锻炼学生各种优秀的个人能力。就目前来看,在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阻力,管理效率不足,为此,需要持续加强管理优化,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强化,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农牧区学生;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强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小学阶段非常关键,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很强,通过教学管理的优化,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和个人能力,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很强的助力作用,能进一步的提高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效果。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具体的分析学生的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管理优化,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管理目标。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管理效果不佳,而且教学质量不足,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存在明显差距。首先,老师个人能力不足,管理思想落后,在教学管理中,与学生之间无法实现平等沟通,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不足,在学生的心里,这些老师比较严肃,形象威严,这种教学管理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另外,还有一些班主任老师在教学中,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长期的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教学趣味性欠佳,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学问题的影响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他们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了严重阻碍,而且这种问题在农牧区的小学教学管理中比较常见,属于教学通病,需要得到及时的改进优化。
  2 农牧区小学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2.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赖于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也决定了德育渗透的效果,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在积极配合小学班主任的同时,助力于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具体来讲,小学班主任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状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掌握学生的个人特点信息和兴趣爱好信息,在班级管理中,平易近人,纪律严明,与学生打成一片,在生活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改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性,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加速学生各种优秀个人能力的形成。
  2.2注重教学模式创新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观性很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在兴趣方面入手,以学生兴趣的提升为导向,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的消极状态,促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在小学阶段形成优秀的文化素养。老师要充分的解读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对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年龄,合理的导入各种趣味性元素,开展多样性教学,全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模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生活化元素构建生活化课堂,都能有效的改变之前的课堂氛围,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深化。
  2.3明确小学教学管理任务
  在进行管理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管理内容,针对主要管理的内容明确小学教学管理的任务。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有,制订并实施小学教学的工作计划,落实课时分配、课表排列、课程设置等工作;拟定多类型和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建立个人的、年级的、总体的质量评估体系;改善教学环境、科学使用教学设备,各项教学任务有序完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学之间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组织学习国家的法令法规、政策、教育方针,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2.4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需要不断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对各层次教学管理機构如组、室、系、校等机构,提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不同的职能要求, 对各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责进行明确,根据各级管理部门特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年级安排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 从教师角度说,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成绩考核、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实验、授课、备课、教育素养、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思想等提出具体要求和质量评价标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教学管理的强化和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老师要对小学教学管理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同时,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条例,以学生素养提升为导向,开展科学的小学教学管理,加速学生各种优秀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形成,为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长水,余佳燕.谈“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5-16.
  [2]王卫锋,应丽红,王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704-709.
  [3]田守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42-43.
  [4]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6+14.

gzslib20220515221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