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朋友感知活动的萌芽时期,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把音乐和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去学习,去感知;在轻松的音乐的熏陶下,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小朋友的学习意识,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提高小朋友的生活感知。音乐游戏活动对小朋友的成长和健康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变得很重要。如果还是传统的单纯教师交的模式,必然会忽略孩子的主体性,影响孩子的发挥,便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让小朋友亲身体验并参与整个过程。为了让小朋友很好的融入进去,那么就需要设置一些符合小朋友年龄的角色,还要充分贴近生活,让小朋友很容易理解。
一、角色化的情景带入
对于开展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教师要选择符合小朋友年龄特征的音乐游戏,以便于小朋友可以在短时间内融入角色中。再加上必要游戏情境的贯穿,更能激发小朋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1]。这样一来,小朋友自然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同时对音乐的感受也能在活动中得到自然的表达。小朋友积极参加音乐游戏活动,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也提高了他们的专注力,以及对于不用角色的认知。例如,在“狼和小兔”的音乐活动中,小朋友可以扮演小白兔,教师则扮演大灰狼还有兔妈妈。兔妈妈带着小白兔们去森林玩耍,这个过程中可以蹦蹦跳跳,吃吃青草,唱唱歌。但是前提是,一定躲避大灰狼的攻击。通过教师设置的不同场景,来引导小朋友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当下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小白兔:“兔宝宝们,我们今天去大森林里面玩,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呀?”引导小朋友开动脑筋思考。紧接着,到了森林,教师还可以说:“兔宝宝都有哪些本领呢?会不会唱歌呢?”引导小朋友一起唱歌。走到大灰狼的洞口的时候,可以说:“这是大灰狼的洞穴了,兔宝宝们怕不怕,如果遇到大灰狼,你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有一个兔宝宝摔跤了,你们要不要帮助他呢?”这样不断的引导,不断激发小朋友的参与兴趣,让小朋友在角色中体验到作为小兔子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受到了小兔子的快乐。并能引导小朋友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了解团结合作的力量。因此,通过这种角色化的情景带入方式,让小朋友参与不同角色的生活,体会其中的感受,激发小朋友不同的能力。
二、形象化的音乐情境
对于音乐来说,张弛有度是音乐引起人们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开展小班的音乐活动中,合理的安排兴奋点的位置,合理转换小朋友的紧张和放松的情绪,才能体现出音乐的张力,这种张力会给小朋友在精神上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反过来,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必然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怎么增加这种张力,音乐的形象化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例如,在大灰狼和小白兔这个音乐活动中,给大灰狼配上鼓,给小白兔配上碰铃。这两个不同的乐器,体现了大灰狼和小白兔的不同特点。鼓声可以表现出大灰狼的沉稳,凶悍。反之,碰铃则能体现小白兔的灵巧和可爱。利用两段不同的音乐,并且有明显的衔接和转换。大灰狼的音乐沉重,让小朋友去感受大灰狼的可怕,让小朋友变得紧张,去躲避大灰狼。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的局面,小朋友推推挤挤等,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告诉小朋友怎么正确的躲避大灰狼,不要互相推挤,以避免一些小朋友会受伤的风险。教师在缓解小朋友的情绪这一过程中,刻意的去培养小朋友的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如果调节情绪。而小白兔的音乐很轻松、愉悦,让小朋友紧张的内心可以得到放松,,可以蹦蹦跳跳的去吃吃草,唱唱歌。这样一会儿放松,一会儿又会紧张起来,这样的氛围合理的转换,让小朋友沉浸在其中,感受音乐活动的不同乐趣。也认识到了鼓是什么样的,碰铃又是什么样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小朋友也能在这种音乐游戏中获取知识,轻松快乐的成长。
三、过程化的学习方法
在小班进行游戏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学习过程放在第一位[3]。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没有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很难达到一个满意的学习效果。更何况小班的小朋友的注意力不集中,比较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班音乐游戏活动中,着重加强对音乐游戏环节的设计,丰富游戏种类、形式及难易程度,并且要贴合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打造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让小朋友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一些技能,這样的日积月累就能形成稳固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裤、穿鞋袜、洗脸等等。通过这样的模式开展起来也比较容易,小朋友也能够很快接受。还能开拓小朋友的视野,丰富小朋友的想象力。例如在《小星星》中,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布置一个相对较暗的空间,就像晚上一样。再利用一些道具小星星、小月亮的图案,挂在天花板上,或者利用投影的形式,来营造这样一个有星星的夜晚。利用现代化的模式让小朋友的感受更加生动和具体。加上音乐的辅助,小朋友们自己脑海里的星空便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用画笔去记录,自己想象中的星空是什么样的。然后在和大家去分享自己的画,通过这种分享还能提高小朋友的演讲能力,同时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小朋友的天性就是玩,这样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技能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要有目的的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还要结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段特点和接受能力去设计,这样既容易接受,又容易理解,还容易学习。在娱乐的同时,获取了不同方向,不同层面的知识。
结束语:本文通过不同层面的对小班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的阐述与探索,使我们更加的清楚音乐游戏活动教育模式的好处和必要性。运用不用风格的音乐,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能有效的提升小朋友的能力,获取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要结合当下的环境,换个思路,换个方法,用游戏的形式保护小朋友的天性纯真,让小朋友玩出新思维,获取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孙璇泉.凸现幼儿音乐活动的音乐性[J].浙江教育, 2019(2):115-117.
[2]范怡.谈教育的“小步递进”[J].学前教育,2016(23): 136-139.
[3]李季湄,冯晓霞.小班开展游戏化活动的有效策略解 读[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189-190.
gzslib20220526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