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有效渗透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深入理解与分析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教育上将学校品德管理当作教学的切入点,在德育教育中合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获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陶冶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综合素质。所以,本文根据学校品德课程的实际状况,研究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从而推动学校品德课程整合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时代的中小学生正处在对世界认识构造的阶段,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各种才能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给与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其在学校阶段就可以把有关品德素养的教育内容加以合理吸纳,从而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我校小学德育现状
  1.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度高
  任课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准备充分全面,课堂教学内容选材较为丰富度,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德育教育种类丰富。比如:准备相应课件,举办相关活动,注重德育专栏的更新等,针对性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道德意识教育深入表里。
  2.校园内德育氛围良好
  校园环境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校园内的德育氛围也是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校的长期投入,还取决于教师团体对德育的重视度,学生团体对德育的好奇性,校园设施的完善度和校园德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度等。我校师生对于德育的接受度高,校园内德育氛围良好,德育活动较多。
  二、中國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意义
  1.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主要是教师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要让学生能够对德语产生好奇心,使其能够走进德育知识的世界,在吸收知识中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对道德意识的理解和判断入手,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培养,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数传承发展数千年的,其文化内容已经成为世界最顶尖的文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这份文化传承传承下去。
  三、小学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1.通过主题班会,探讨传统故事道理
  开办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宣传,[1]比如讲解传统故事‘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都的一件大事。当时,商鞅想要颁布一项新法令来改革这座城市。为了取信于民,他在城墙的南门放了一块木头,并贴了一张告示,说谁把它带到北门就赏他10金。所有的人都不相信。直到赏金提高到50金,有人照做了他的指令,商鞅按照承诺给了他50金。经过这事,商鞅赢得了广大百姓的信赖。最后,商鞅出于诚意完成变法,为秦国日后的强大打下了基石。同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故事,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诚信的相关内涵,使学生更明白自己需要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知道了诚信的真正意义。
  2.开展各类诵读活动,培养良好情操
  通过早读活动,挑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作品,落实诵读计划。开展班级经典诵读咏唱展示,开展诵读比赛,,每个班级选代表参加学校的诵读比赛,这有助于激励学生对经典的精读、细读及对经典中蕴含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一周一背或一周一写,背诵或抄写古诗文,加深对古诗文的记忆,设置相应奖励措施,提升学生积极性。
  3.合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传统文化和德育的有效引导
  班级和校园展览墙设立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区和德育展览区。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可以是寓言故事或古诗文部分摘选,也可以是传统文化活动的成果,比如说学生抄写的古诗文优秀作品,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道德感悟等。德育展览区可以展出一些法制故事,对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普法知识宣传,可以找出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到德育的共通点,如古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认为应该依法治理社会,而现在正是法治社会。班级图书角或者学校图书馆可以多置办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德育的书籍,比如说《弟子规》、《世说新语》、《幼学琼林》等书籍,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4.开展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传统美德
  在学校品德课程中,老师可利用合作课程融入优良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际价值观。比如,在品德课程中,老师可选取《论语》中有关人际交往的话语,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孩子合作练习。例如孔子曾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选取好的并遵循其中,然后改掉坏的。这篇文章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呢?好的又代表了什么意思等,而在教师会设置问题时,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把题目按照难易程度分派到各个小组中,为学生留出部分的上课时间,让学生通过沟通的手段来解决,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给学生们留出部分上课时间,让学生们利用语言交流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使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彼此交流,增进对这句话的认识。当学生结束的时候,教师们可以由各个小队中推举一个组长,在课堂上解答由各小队负责的题目,这样教师们就能够通过学生的解答,分析学生对句子的认识,在课堂上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要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那么道德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塑造小学生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小学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渗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这要有效地编写优秀教材、了解传统文化、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刚万锋,石磊.谈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神州,2018:48.
  [2]黎秋燕.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27,29.

gzslib202205262210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