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活动要想顺利推进,只有找到窍门、掌握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拓展知识面。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教学技巧的灵活使用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点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想强化自身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在校园内学习各种学科,从而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最终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初中生才能真正学好历史。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作为基础,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加以探讨[1]。
一、坚持科学性教学
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做到以人为本,严格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强调研究结果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确保整个过程一定要做到规范和严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以历史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史实,肯定和学习正面意义,分析负面影响因素,扬长避短[2]。
例如,在教学“甲午海战”和“签订《马关条约》”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们了解真实还原历史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作用,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播放老电影《甲午风云》中“以美国公民身份伪装的日本间谍,前往北洋水师驻地刺探军情”的片段。在看完该片段之后,有的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历史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让学生说出“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们回答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当时的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与现在不一样,而且日本人的说话方式与美国人明显不同,日本人不可能成功假扮美国人”;有的学生认为“军港通常戒备森严,日本人能够顺利接近军港的行为不合逻辑”;还有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历史见解,认为“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之前就去日本访问过,日本已经知道北洋水师主力的情况,不需要再派间谍”。在学生们回答完毕后,历史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甲午风云》是一部老电影,虽然在讲述历史,但是部分情节与真实历史不符,所以会有同学对电影片段提出异议。当然,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是电影制作者虚构的,并非真实历史。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学习,否则即使认真学习得到的也是错误的学习成果。”随后,历史教师过渡到教材,向学生们讲解甲午海战清政府失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内容。这样做能够使初中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去伪存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被历史“戏说”误导。
二、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历史是一门偏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需要学生在浓厚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内容及意义,从历史事件中完善知识结构和锤炼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学好历史。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增加趣味教学环节,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历史教学中不应当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观点,更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初中历史课堂中[3]。
例如,在讲授“盛唐气象”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依托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李白戏弄高力士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背景编创新的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这样一来,既能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又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情感。特别是在角色扮演中,深切感受“盛唐气象”,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快速传递,还能使学生收获更多的学习心得和智慧启发。除了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之外,历史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巧妙开展情感教育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情感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要巧妙地完成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受到更强烈的感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例如,在教学《敌后战场的抗战》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认知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更好地在其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各种与外国侵略者斗争的历史事迹,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爱国历史人物的了解。在讲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主动搜集整理有关爱国人物的故事,感受其惊天动地的爱国表现,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充分激发爱国情感。而且,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农民及其他阶层群众积极支持抗日战争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油然而生地产生各种情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结束语
总之,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才能形成更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驾驭课堂,把握教学节奏,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田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微[J].新课程,2020(52):110.
[2]孟繁荣.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20(33):74-75.
[3]万挺.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6-7.
gzslib20220705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