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在不断贯彻与落实的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实施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言,兴趣教学法更加契合新课改要求,同时也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如何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也成为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要点,而本文也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兴趣教学法十分契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寻找学生兴趣点、创设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学习与思考,是有效改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體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了探讨。
1.融入游戏教学活动
在中学兴趣教学法的工作安排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进行活动设计。当前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对各种新样的游戏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在日常活动设计中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游戏环节引入教学活动中,打破学生对常规体育教学的认识,活跃学生的 思维,从而在全班学生的学习氛围感染下,那些平时对体育运动不积极的学生也能很好地自主参与进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并非仅局限于一种,可以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促进学生积极地投身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快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对初中生而言,引入游戏教学以学生的兴趣及学习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在体育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考查学生的喜好,以此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2.组建兴趣活动小组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在课程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习惯,在活动安排上允许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自由组建各种游戏活动小组。在兴趣小组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互相督促鼓励,以兴趣为活动的主要原动力,从而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短跑运动小组中,教师根据短跑运动的各项教学要求进行教学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运动规范,督促学生相互引导学习。并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活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教学文化活动及体育运动发展故事与教学活动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长人文运动知识。
3.适时激励,正确引导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需要融入集体学习生活,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及思想品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从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就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各项心理需求,当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时便会更加积极地融入当前的学习活动中,以更好的激情上好体育课程,而这种教学成果则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通包含情感与信息两个方面。只有彼此情感信息通融才能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与相互了解的程度。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对教师的批评与冷遇有着畏惧心理。遇到以上教学情况,就需要教师密切感知学生的学习心理,针对该表扬鼓励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表扬夸赞,并且对其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向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针对在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嘲讽与指责,教育批评要适度,帮助引导学生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着信任感。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讲究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重要的形成阶段,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教学中采用激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融入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体育教学的德育教学目标。
4.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喜好组建出不同的活动小组,开展丰富的体育教学兴趣小组。例如:田径训练小组、篮球训练小组等,这些活动项目根据实际的学习要求定期组织展演,组织学生观看,针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同时针对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对体育学习活动充满信心,并且在小组成员的帮助带动下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为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如在羽毛球学习训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著名球星林丹的故事,让学生对羽毛球学习训练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学习他人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可以运用时下较为流行的密室逃脱游戏,利用相关教学器材,如水桶、横幅等,为学生设置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这样能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教学工作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及反应能力,同时开展这种丰富的体育活动能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以往文化课教学带来的心理压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准确认识其价值,在体育课堂上立足于初中生兴趣点来展开体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很真正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为学生体育素质与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平平. 初中体育课堂中兴趣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26):112-113.
[2]高立明. 运用兴趣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J]. 读写算,2021,(07):179-180.
[3]董广济.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学周刊,2021,(07):171-172.
[4]单荣斌.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2):60-61.
gzslib20220705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