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扬长避短是因材施教的精髓,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同一化的教育方式亟待改革。文章首先对当下大学生对不同教育模式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运用评价量表法、语意差别法和三维卡片法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处理,得到大学生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好感度以及心理感受度。在此基础上,对拼图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提出建议。
关键词:同一化教育 “拼图教育” 大学生 好感度 心理感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拼图教育类似于拼图游戏中的拼图,其精髓在于把一个优秀的人的综合能力比作是一个完整拼图的一个拼块单元,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能力有长短,导致其拼块在不同方向伸展不一。而不同的拼块间取长补短,凹凸相济,无缝衔接,造就了一张张完美拼图。好的教育就应该因材施教,发挥所长,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互促共荣,彼此成就。
1 研究方法
1.1网络问卷调查:对象选择山东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计426人。
1.2 数据处理:运用评价量表、语意差别法、三维卡片法[1]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1.3 教育模式分型:对于教育分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乔伊斯和威尔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跟根源,区分出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2] :1.信息加工教學模式 2.人格(人性)发展教学模式 3.社会交往教学模式 4.行为修正教学模式 [3]。这里的关注点是从同一化与差异化切入,分为同一化模式及拼图模式两大型,六小类即:同一化模式下鼓励自由选择(A1)、同一化模式下允许选择(A2)、同一化模式限制选择(A3)、拼图化模式下自己多方向选择(A4)、拼图化模式下导师指导多方向选择(A5)、拼图化模式下自己单一选择(A6)。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不同教育模式好感度调查研究
使用评价量表法,设置五个评价等级(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并分别赋值(-2,-1,0,1,2),最后计算出每项的好感度均值,得到统计图(图1):
可以看出,所有学生对拼图模式教育持肯定和积极态度,其中好感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拼图教育模式下导师指导型(1.64)、拼图模式下自选行(1.09)、拼图模式下单选型(0.44);对同一化教育模式(A1-A3)持消极态度。
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把控愿望还是很强烈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未来被约束,渴望自由发展。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一致认为大学教育可以适当放宽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及人生观教育[4]。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自己不太了解,或者是对社会需求感到迷茫,,希望老师能够指点迷津,在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发展。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2大学生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心理感受调查研究
采用“三维卡片法”(由双面卡片法演变而来)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50位学生,对描述不同教育模式的情感词汇进行选择,根据三维关系建立映射模型,得到结果如(表1)
根据调查结果将形容词进行整理,演绎成形容词对,采用语义差别法进行研究。语义差别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是运用语义差别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又称SD法[5]。根据研究的目的,编写绘制语义差别量表用来评定大学生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心理感受,采用五级(-2、-1、0、1、2)评分标准,由五个描述类别组成,五对词汇包含了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
得到评定结果如下(表2):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拼图化模式下导师指导多方向选择(A5)的得分最高,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中间值,且平均分达到了1.73分,他们认为,到时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笃定,对所选择的方向充满信心。拼图化模式,自己多方向选择(A4)排在第二位,这种模式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但由于学生毕竟一直生活在校园里,所谓的象牙塔,对社会认知不足,缺少历练,因此,自由度越大会一定程度让他们感到迷惘。而同一化的三种模式(A1)、(A2)、(A3)平均分都低于中间值,在情感上体现的关键词时约束、绝望和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
拼图化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受到100%的肯定,由教师考核,发现其所长,并引导长板加长是最受欢迎的。一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兴趣点与主攻方向很好的契合,是其内在动力源源不绝的根本。二则,对有兴趣的事情才能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在求索路上持之以恒,无怨无悔。
3 “拼图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以农业院校的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3.1 单一的规划设计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观光农园的规划设计
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功能为核心,集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他要求功能的复合性如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农业观光、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度假、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大地景观、生态循环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科技示范、科普培训、等等。
此外,还要熟知国家涉农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社科人文等等)。
3.2 “拼图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3.2.1 拼图教育理念在毕业实习指导中的体现
经过大学三年学习,每个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专业都有了明确认知,为此,在招收实习生时就有的放矢,先进行预调查,然后合理配备招收,把具备不同专业特长的学生资源整合,编辑成组,发挥所长,共同协作。
比如:观光农园规划设计实习中,所在学院为园艺学院,涉及专业有蔬菜、花卉、茶叶、果树、设施栽培等。固定不变的是每组分配一个规划设计擅长者,然后每个方向选择一个特长者,因专业制宜,制定观光农园必备要素为果菜花茶的生产、采摘、作物造景、农科展示等。
3.2.3 跨学科的协同培养
“形散而神不散”应该是拼图教育理念的根本,即每片拼图单元形态万千,但宗旨明确:放到合适的位置,与四周边线完美衔接,成就全图。因此,有时候可以不拘泥于院系限制,不同院系可以跨学科协作,协同培养。比如,在农业园区中会涉及动物养殖、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销售、旅游学、经济学等等,科技进行不同院系的资源整合,跨学科协同培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4 结语:天生万物,各有所往,每个生命都拥有自己的精彩,没有笨学生,只有不明智的教育。拼图教育理念,不仅仅倡导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更在引领互助互爱、协同作战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凝神聚力,共创辉煌。
参考文献
[1]王娴雅,产品设计中材料质感的表现方法研究[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14:1-47.
[2]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36
[3]余文森,刘家访,洪明.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3-174
[4]杨春馥,张运吉,大学生对高等教育要素的心理需求研究,现代交际[J],2012(8):1-3.
[5]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J].中国园林,2004,20(10)B54-58.
作者简介:张运吉(1968.10-)女,汉族,吉林省舒兰市人,山东农业大学,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gzslib2022080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