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的教学练习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知识点、深化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练习不但可以巩固教学知识点,同时对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来看,照搬教材与辅助教材进行数学练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辅助练习缺乏针对性,对于拓展学生思维视野的作用微乎其微,无法发挥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辅助作用。新课标提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数学练习设计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的数学练习,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练习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重点学科,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发展。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化,采用分层练习模式,根据学生能力基于不同层次的数学练习,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练习是数学教育“温故知新”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同时在练习中可以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为例,探索有效的数学练习设计方案,以求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不断发展。
一、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现状分析
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求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此环境下,诞生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等。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为教学主体的转变,故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练习,需要采用针对性教学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当下很多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数学练习,统一的数学练习没有针对性,对于基础能力不同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与素质教育的教学观点相违背。当下很多教师仍采用大量的数学练习,作为巩固教学知识点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情感,造成小学数学教学环境的气氛压抑,在大量数学练习中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心理,从而导致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缺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数学教育的有序开展,阻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采用针对性、分成次的数学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巩固教学知识点,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核心数学素养的小学生。
二、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分析
数学练习不仅仅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師在数学练习设计中,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备课及实施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练习设计,结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深度挖掘数学练习的教学价值与功用,从而实现在数学练习中,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记忆,拓展思维视野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故此,小学数学的练习设计应符合以下几点:(1)开放原则。素质教育下,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数学练习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措施,也应符合多样化原则,故此,,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数学练习,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趣味性。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设计的数学练习,最大缺点在于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题海战术下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阻碍了数学教学的发展。故此,在新时代的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应兴趣入手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提升数学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3)针对性数学练习。素质教育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数学练习,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4)渗透式数学练习。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学习方法、思维迁移方法等,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数学练习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应遵循这一点采用渗透式教学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实施策略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来提升数学练习的教学质量。
1. 针对性练习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该不断创新数学练习设计理念,不在采用统一标准的数学练习设计,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层次分明的数学练习设计,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新课标的影响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该是多元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保障学生完成高质量数学练习,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以《周长》的教学练习为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笔者对于班级学生的个性化会具有一个正确评价,故此在周长练习中,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设计了三种不同等级的数学练习。等级一:现有一条绳子可以围成一个长为8cm,宽为4cm的长方形,问这个围成的长方形周长为多少?等级二:采用同一条绳子,围成一个长为10cm的长方形,问这个围成的长方形宽为多少?等级三:用这条现有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长为7cm,宽为5cm的长方形吗?通过图形说明原因。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的能力,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给予不同等级的数学练习,有针对性的完成数学练习,同时不同等级的数学练习,学生都可以进行实际测量,从而明确周长的计算法则,完成了知识点的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数学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练习,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给予不同难度的数学练习,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率。
gzslib20220818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