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起点与赛跑线已经前移至幼儿园相关课程。不仅国家、社会乃至于教师与家长,都在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进行不断地深化变革,探索新发展。那么在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知识的沉淀,是史人的硕果累累。通过有效的教学思考与方式,从学龄前期慢慢渗透于幼儿的生活,推动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润物细无声,深深扎根于幼儿的心中。使其间接传承基本的文化生活常识。本文就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思考与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生活化课程;二十四节气文化;变革探索;深化思考;和谐相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园教育目前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主要针对的适龄幼儿为3至6岁。实施具有基础、启蒙、全面、生活等特性的教学。那么其中的生活化课程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通过文化知识的加入,促使幼儿具备有初步的自然生活和文化常识。而二十四节气含纳着百年历代炎黄子孙对季节气候的智慧硕果,主要包括小满、雨水、大雪、霜降...,历史悠久。对于二十四节气如何更好地融合幼儿园课程的探究脚步也在一小步一小步向前迈进,不断的深化思考,升华幼儿的生活化课程。不断地研究,最终使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渐渐渗透融合于幼儿的生活化教育课程。
一、幼儿园教育融合二十四节气于生活化课程的探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目前,在国内各类幼儿园教育机构,为响应国家教育相应政策的颁布与规定,已有大部分开始进行设立幼儿生活化课程。那么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常识进课堂的现象也在逐渐映入眼帘,幼儿园教师通过树立积极的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课程的教案和实践途径。让学龄前儿童实地接触,利用当地有效的材料,根据当地气候天气特点,调整了幼儿对二十四节气识记的顺序。通过眼见为实,实物接触,慢慢渗透,铭记于心。若当地处于冬至至立春的节气期间内,当地农事主要为油菜的管理,而相应的食宿为“冬至吃饺子,否则冻耳朵”。部分幼儿园通过自然节令的特点,所处环境的现状,高效地实施了二十四节气与幼儿生活化课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然而,探索发展的道路上,仍有接连不断的问题浮现。幼儿教师自身的懈怠、课程教学方式的错误、课程教学理念的歪曲以及课程教学意义未真正实现等。因此,在实现二十四节气与幼儿生活化课程更好地相融合的道路上,任需接续不断的深思,孜孜不倦的探索。
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与二十四节气相结融合的方式及路径
2.1知识教授与现场实践相互统一,协调发展
针对于幼儿园学生的阶段特点,在当今部分幼儿教师采取新鲜有趣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其对二十四节气文化常识的求知欲。一方面,通过设计精美的教案及幻灯片,分别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由来、节气习俗、诗词风韵、食物风俗等。详细撰写于幻灯片内,并附着上鲜活生动的图片或相关视频,便于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设计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根据当地气候,安全指导学生进行接触大自然,进行现场实践,渐渐渗透。
例如,在春分迎来之时,一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在大班进行教授知识后,师幼谈话,天气是不是变暖了,播放鸟儿回归的音频。在学校附近花园森林带领孩子观察花草树木,鸟儿筑巢,打竖蛋等。这无疑令孩子们的生活与二十四节气和谐相融。更好地推动中国古老节气文化的代代传承,实现幼儿的生活化课程的意义。
2.2父母教师同齐心,家庭学校一体化
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文化气息若隐若现在幼儿的生活中,那么不仅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而且在家庭中,父母也是幼儿潜在的教师。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二十四节气教育时,伴随家长旁听。产生共鸣,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生活文化常识相融入课程中。此外,不仅是在学校课堂中,回归家庭里,家长尽力配合老师们,尝试当下节气的食物风俗,季节习惯。并使孩子应对式的思考,真真正正地令二十四节气走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与课程中。
例如,天津市一幼儿园在立夏节气时,开展了线下家校协作,孩子与家长进行了斗蛋活动。先由老师讲解了斗蛋的习俗规则,孩子们便把鸡蛋和家里的爸爸妈妈进行斗蛋,“蛋头对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分出胜负。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五色饭等。父母和教师的共同协作,家庭与学校的相互呼应,推动着二者相互结合的探索与发展。
2.3温故而知新矣,巩固而升华矣
各类各级幼儿园教学注重二十四节气生活化课程实施前的教案编写,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但却忘记课程后的及时复习巩固。殊不知这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俗语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在课后的相应实践作业的布置,或者安排课外搜集资料。写下自身的体验,不断地复习巩固,生活思想得到升华。
例如,文登区龙河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以水为脉,观察气候”的教育活动,走出幼儿园,开启探索之旅。孩子们在生活和行动里,观察、比较、实验、记录,发现和解决问题。结束后当即布置下记录写下此次生活化课程的感想,及其水脉气节的理解。并要求学生互相交换感想,,共同巩固,相互学习。温习巩固与升华,对于二十四气节走入学生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幼儿生活化课程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的实施与发展,对于个人,孩子们将会从两者的融合大大地获益。学前教育和生活文化常识种植生长于幼小的心灵。对于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将会推动历史硕果的代代相承。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有成果,有荆棘挫折。优秀的路径要学习,但仍需不断的深入思考。探索研究是永无止境的,终将使二十四气节更加和谐地相融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
参考文献
[1]錢小菊.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230-231.
[2]费春清.幼儿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组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 (04):199.
本文为红河州第六次(2021—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自然生态教育背景下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YB18.
gzslib20220818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