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多方面关注,家庭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引领下健康成长。但是有些家长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学生的教育欠缺,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来进行指导并辅助进行实践。本文主要基于公益性家庭服务来探讨如何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关键词:公益性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困惑,这就需要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予以指导,帮助初中生在成长的路上目标更加清晰。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公益家庭教育讲座的形式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让家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来为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一、邀请专家开展公益性教育讲座
家庭教育是贯穿学生的很长一个时期的,对于学生的三观塑造和个性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并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教育。在家庭教育工作指导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指导,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带给家长更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此外,专家通过有趣生动的案例可以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整体水平。[1]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主题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包容、感恩、梦想等作为主题来进行指导,专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及方法来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和发展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教导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通过班会指导开展常态化家庭教育
正所谓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学校在定期举行家长会,教师和家长进行探讨学生的品行教育及生活,通过家长会来知道家庭教育,让家长及时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并且告知家长不能将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展现在学生面前,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是会决定学生的一生。在家长会上,专业性水平较高的名师进行精彩演讲,从理论知识上告知家长培养学生的正确方式和有效措施。初中学生在学习和做人的道路上,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而是要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配合,才能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综合能力初中学生。[2]
例如,现阶段学生,大部分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条理的生活,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呵护和溺爱使初中学生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自控力,吃苦能力低,在未来升学和生活中,必然会受到困难。学校通过定期举行的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就学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的近期学习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教师要求家长时常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程度,逐渐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学习习惯。家长更应该利用赏识教育法来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教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加强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学习,提升阅读能力,以锻炼学生组词造句的创造性思维。家庭和学校的联合教育,在基础课堂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下,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益性家庭教育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校不仅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来指导家庭教育,还可以通过建立教育热线以及网络平台来为家长提供指导渠道。相交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只能通过家访的形式进行,效率是比较慢的,这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也无法实现实时化的指导。因此,学校要加紧打造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线上实时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此外,家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将学过的知识融入实踐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3]
例如,教师可以先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为家长提供交流平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出现与学生沟通出现问题或者发现学生行为有异常无法解决时,可以通过微信群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微信群可以很好地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还可以建立云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此外,家长在结束家庭教育之后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来反馈实践成果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总而言之,要想建立长效的公益性家庭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长期的配合,通过专家指导、班会组织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教育平台等方式来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初中时期是最需要引导的时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和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金素,魏晨明.“立体多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模型构建[J].潍坊学院学报.2019(04):86-89..
[2]中国儿童中心.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3]马小莲, 王敬川, 陈光. “互联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3):1-3.
gzslib202209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