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网在线投稿网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对策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基于新课程理念,面向对初中生创新意识、实验品质等化学综合素养的培育,本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方法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不断变化,基础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被提出。以初中化学课程为例,在全新教育环境中,让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已经不再是教师最关注的,同步培养其实验素养、操作能力被提上了日程。因此,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对策迫在眉睫[1]。
  一、优化理论教学,,理解实验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关注,但理论教学地位仍旧不容动摇,教师创新并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应以保障理论教学地位和有效性为前提。而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可以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深刻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学生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明确“为何做”和“如何做”,他们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自然会更加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此外,以优化理论教学的方式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工作,就是一个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加强理论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可以有效增强他们对化学理论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可以反向促进其实验操作,优化学生的操作过程,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结论[2]。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创新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保障理论课程地位,先优化理论教学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在最优化的理论课程活动中深度学习并掌握实践原理、背景等内容。
  二、创设实验情境,呈现实验任务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会对强制性、“灌输式”教学产生强烈的抵触与厌倦心理。而要解决该问题,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并高效率地汲取与内化知识,教师就要将教学意图巧妙地隐藏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以此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以“制取氧气”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化学与科技的关联性角度着手,将科技案例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实验情境:2012年6月24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艇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大家知道潜航员呼吸的氧气是怎么得到的吗?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呢?上述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实验情境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实验原理的内在动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一步端正实验学习态度,并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等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为后续的实验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三、结合信息技术,创新实验指导
  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与新课程理念一并出现的另一个词是信息化教学。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仅对社会生活带来了影响,也对基础教育工作造成了冲击。对于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说,将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同样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在增强课程活动动态感、活泼感的同时,促进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事实上,分析过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消极反馈的原因,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有一定联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实验步骤的文字了解如何操作,他们极难对相关内容形成完全正确的理解,实践操作也就受到了限制。所以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合理地将信息技术术应用进来。此时,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止一种,如微课、情境模拟、思維导图等。这也就意味着,在结合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不同方法的整合和变换。
  四、重视能力素养
  有些化学实验教学之所以低效,主要是因为过于单一地将目标指向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而不能落实素养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融入化学实验教学。相对于物理学科,化学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化学教师组织实验通常不太敢于让学生动手,这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但其实,在初中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危险的,在对学生进行安全和严谨提示的情况下,有些实验是可以采取相对较开放形式的。
  比如,观察溶解现象这个实验,教材中设计了硫酸铜、酒精、泥沙、食用油四种材料与水进行溶解现象观察。这个实验,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材料创新,小组内学生可以进行商议,自主决定选用哪些材料进行溶解试验,如盐、食用碱、糖、纸张、饮料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尝试用除水之外其他溶剂如酒精等,这样,实验既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知识有更丰富的感性认知体验,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验精神等素养。此外,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方式进行实验,可训练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并拓展其思维宽度;通过让学生在实验后写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及提炼、归纳等素养发展;通过实验前后安排学生生活实践任务,比如前面提到的让学生回家自制滤水装置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融入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可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丰富、多元。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教育目标下,初中化学实验仅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化学现象、结果为目标,是低效的。教师应综合考虑化学学习认知的规律、学生成长的需求组织设计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过静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42-43.
  [2]丁志刚,高转桃.新课改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25):126-127.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 检测系统 官方入口

万方查重职称版 万方查重大学生版 万方查重通用版 万方查重硕博版 万方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