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甚至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大意义上来说很重要。本文写了三个关于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课堂上认真听讲、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养成。通过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处于学龄期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学习的重要时期。数学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他们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但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注意明显不集中,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数学的学习中也有许多不良习惯,比如做题不审题,算数粗心大意,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等等,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价值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的学习也从此打下基础;其次,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是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对于以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最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1]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课堂上认真听讲
在课堂中老师肯定会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有的学生课堂中就是不认真听讲,这和小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有关系,受年龄特征制约,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想学生认真倾听,还得从老师自身做起,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1.在教学的时间上能够合理分配,在教学法上能够适合小学生,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教学要直观形象,通过这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了解学生的难点,将难点解析出来,深入浅出,让学生都能听得懂。
3.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能够保持,言语亲和,教态和蔼。
比如:給刚学数字的小学生讲课时,可以把数字和实物联系起来,例如把2和“鸭子联系起来”,把“4”和“小红旗”联系起来,使数字更形象生动;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互动,老师将学生叫起来答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能放在老师身上,使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这样老师也能知道学生有哪里不明白,将难点讲清楚。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搞好了合作关系,我们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好,才能学好,现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授课方式,改善了课堂气氛,弥补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平台。例如:在讲应用题时,有些学生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认为只有这种方法能解决,并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是最简单的。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会知道同一个问题,诶个人审题思路都个不相同,学生可以利用别人的想法来激发自己的灵感,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教师应及时表扬不同思路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兴起,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2]
(三)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养成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生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积极的思考会比被动的接受要有效许多。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养成一个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关注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找规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很快的就能完成题目。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乐于思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再比如,学生在学小数点的意义前,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使用小数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对小数点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
三、结语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学生多多关注、多多引导,让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渐渐影响孩子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师红杨.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学.2020(21)
[2]宫斐.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路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03).
[3][1]刘超. 减负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