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语也是汉语的结晶,它往往有着固定的形式结构。许多成语都是自古代流传至今的,有着特定的寓意或典故,蕴涵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探讨了成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4-0236-03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idi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U Yi (Xinchengyu Primary School,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value. Idioms are als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which often have a fixed formal structure. Many idioms have been handed down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specific meanings or allusions, and contain important educational valu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di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diom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ese teach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Idiom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和运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目前的小学阶段的语文成语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少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难以理解成语词汇中的寓意,更难将它灵活地运用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多与教师缺乏对成语教学的重视或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趣味化、个体化和形象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积累成语词汇量,形成灵活善用的成语思维模式,以此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语文课程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为学生进行母语启蒙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责任,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更侧重于理解、创造和表达。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长期沿用的一种特有的固定短语,多来自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或传说故事,寓意含蓄精辟。成语通常将内涵隐于字面意义中,,而非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累积,同时也具有结构紧密的特点,不能任意改变词序或抽减其中的成分,字数以四字居多,也有多字成语。成语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沉淀和积攒形成的一种经典文化,具有高超且至简的哲理性和社会性,学习成语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相比古诗文而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更频繁,且成语惜字如金,多由四个汉字组成,对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起来的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理解和学习成语更有助于激起学生探究汉语言文化的兴趣,并形成对古文遣词造句的初步记忆,为后续学习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成语寥寥数字却往往寓意丰富、内涵深刻,几乎所有的成语背后都包含着经典的寓意,相当于每个成语背后都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或妙趣横生,或富含哲理,不仅能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天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使他们透过成语故事学习到深刻的道理,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不断思辨中学会辨别善恶美丑。
2.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有效策略
(1)提供学习渠道,积累词汇基础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具备主动的成语教学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成语的渠道。而小学语文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便利性,普遍在文本中设置了许多成语,同时一些教材工具书也通常存在大量的成语词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与运用成语的频率也普遍较高,这些都属于成语学习的便捷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做出布设,促使学生养成收集成语的自主习惯,以此积累丰富多样的成语库存,养成良好的词汇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梳理全文,然后找出文章中的所有成语,体会不同成语的语境语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成语,如“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等。在找到所有成语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一解读,并鼓励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大胆表示自己的看法,对解释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解释错误的学生给予纠正和肯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养成积累与探索成语词义的学习习惯。例如,有学生认为“汹涌澎湃”这个词语是形容水面辽阔,也有学生认为是形容声势浩大,当学生对成语的解析发生分歧的时候,则需要教师做出引导和解释,以此加强学生对成语学习的记忆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