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更新时间:2015-06-03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世界越来越精彩,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打破了学生们能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上课的传统,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与课文意境有关的图像等,让学生的视野扩散至无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当多媒体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时,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利用投影、音响、电脑等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使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知具体的教学内容,调动他们的思维,驱遣他们的想象,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和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高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展现自我主体意识的欲望,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他们在课堂上从不积极发言,从不积极思考,更不用说去探索和创新了。面对这么一批学生,职业高中的文化课老师大多是一筹莫展,觉得这批学生底子差,主动性差,无法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把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标准答案的过程,甚至滑入了“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怪圈,使得绝大多数的职业高中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长期在这种氛围中教学,老师们觉得教书是一件苦差事,学生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教与学都处于一种倦怠的情绪之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作为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要较好地调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二、信息技术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解决教师程度不齐的问题
实行信息技术教育后,一个优秀教师讲一篇,学生能够堂堂听优秀教师讲课,避免了教师人人讲、篇篇讲,多数课不优秀的结果。这样做效果提高了,教师可减轻一部分负担,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多研究教学艺术,缩小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还可以抽出一部分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如:“云南省宜良县,原来小学教师2005人,学历不达标的有1030人;初中教师572人,师专毕业的只有72人,经过一年多的卫星电视教育,已有674名教师获得单科合格证,大大提高了师资水平。
2、变传统封闭保守型教学为现代改革开放型教学
实行电化教学,一个教师授课,千万学生听课,堂堂上新课,学生天天见新老师,由于老师风格各异,学生有兴趣,可广采花粉酿出有营养更丰富的知识蜜糖。这样由一个教师三年教一百个学生变为一百个教师三年教出一个学生。可大大调动师生双方教和学的积极性,师生收获均可成倍增加。
3、有益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在中学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立体化工程,他要求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的人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无所不包容,他们教出的学生要具有现代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
可是事与愿违,现在中学各科教师中,大概语文教师最累,体质相对也差,整天累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象蜡烛一样不断消耗着知识的积蓄和体力。而对一些节选课文的原著,来不及拜读就上课了,对新出现于报刊杂志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国内外大事,无暇涉猎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老本拼完了,积蓄用完了,源头枯竭了,想教好现代中学生怕是也力不从心了。
只有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以后,语文老师才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教师才能使“一桶水”尽快变为“两桶水、“三桶水”、“自来水”,那样学生得到的也就不只是“一碗水”而是更富有营养的水了。
4、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电脑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5、有益于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现在多数语文教师为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所困扰,整天忙得团团转,对第二课堂无暇照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可使学生多学知识,还可正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抵制不正之风和黄色书刊对学生的腐蚀,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想和传统教育。
三、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只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提高教学效率。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克服盲目性。不能为运用而运用,或是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那样只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
2、研究人机最佳功能分配方案,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浑为一体,共同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3、要与听、说、读、写语言训练有机结合,成为语言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4、事先充分准备,使用时干脆利索
事先准备应包括:(1)设计好使用时机;(2)选择好最有针对性的软件资料;(3)准备好硬件设备,经过检查,确保使用。有了充分的事先准备,在课堂上才能干脆利索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之产生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果事先准备不足,临时使用拖泥带水,手忙脚乱,硬件设备出故障,软件资料颠来倒去,那么非但不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语言训练的运行,使得事倍功半。
四、实行信息技术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实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好处很多,但困难也很多,急需克服,建议如下:
1、思想认知上的问题
大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是不足的,基础的设施建设水平比较低,同一个区域或者说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均衡性非常严重。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要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配套。
2、经费问题
开设信息技术课需要配备硬件和软件等,而各级政府大都没有这笔投入,所需经费基本上是学校自筹。主要渠道有:接收择校生的收入和校办企业收入,有的学校采取贷款的办法,但连本带息不知何时能还清;有的学校与供货商协商,先配机器再分期付款,这样虽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矛盾,但经费缺口仍成问题。
从全局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投资较多,经费可由国家每年增加的教育经费优先解决,也可由地方、单位集一部分资金。
3、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各中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课教材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学校间的硬件配置不同,学生起点学情差别也很大,另一方面该学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发展的学科,教材内容更新很快。
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学校应因地制宜编写切合本校实际(设备配置、学生情况)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变化,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
当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而现代化教学手段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与现代的教学内容,方法的融合,摆脱了教育的“手工业时代”,进入教学领域整体改革的全新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开创中学语文现代化教学的新局面,让职业高中语文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也让我们的课堂越加星光灿烂,精彩纷呈。
提示:
本文标题为: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1412.html
本文相关论文
- 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升创新思考
-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浅谈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 任务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多维信息融合的高校教学评价
最近更新
- 让农村学生在化学家庭小实验中成长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
- 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及沟通艺术
-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的策略研讨
-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
- 高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方式
-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 探究信息技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 软件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探索
- 辽代覆面葬俗研究
- On the value of modern ceramic art creation
- 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发展的促进性研究调查与
-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邪教教徒教育转化的心理学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