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测量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16-09-29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 要: 作者结合国内测绘院校摄影测量实践教学经验,在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技术专业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师资条件、实验室硬件条件,构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体系。增加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学时,将传统单一的课内实验改为课内实验与集中实践并行,实现“两步走”,即课内实验打基础,集中实践综合训练。
关键词: 摄影测量学 实践教学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无人机
相对于传统测量方式,摄影测量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侧重物体几何信息的提取,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同时随着机载POS,无人机、LIDAR,可量测实景影像等技术在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社会对摄影测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都设定摄影测量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应该系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该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通过大量调查及文献分析,国内各院校摄影测量课程仍然偏重于传统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只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肤浅理解上,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求,对学生工作指导性不大[2]。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摄影测量实践技能,必须根据本学科特点,实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摄影测量人才,是摄影测量实践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如何构建摄影测量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1.“摄影测量学”课程特点
摄影测量学是一门内容抽象、逻辑严密、实用性强的专业基础核心课,它在测绘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多年以来的摄影测量学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表明:近7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太难懂,20%的学生反映课程学习兴趣吸引力不大,甚至10%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很吃力,以至于最终放弃学习。摄影测量学课程特点总结如下[3]:
1.1基本概念多,公式推导多。
整个课程涉及的专业基本概念多,如像方坐标系、物方坐标系、内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共线条件方程、影像匹配等,内容抽象,不易理解。贯穿整个课程的公式推导较多,对学生的数学功底要求较高,如共线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绝对定向元素解算,光束法解算等,综合运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测量平差、GPS原理等多门学科知识,尤其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泰勒级数展开式、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和测量平差中的最小二乘等。
1.2空间关系复杂,空间立体感强。
摄影测量的实质是“由平面到立体”,即由二维的像点坐标如何计算三维的地面点坐标。这个过程涉及多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空间关系较为复杂,涉及不同原点的坐标系统的旋转、缩放、平移,以及同原点的旋转、缩放等。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4]。
1.3学科交叉性强。
摄影测量学是一门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涉及的交叉学科比较多,如数学、物理、数据库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多种空间信息技术,因此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摄影测量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1.4理论与实践并重。
通过对比各测绘类院校摄影测量教学方案,受制于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摄影测量实验教学学时较少,实践教学内容落后,实验内容安排不够系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大量抽象理论知识很难在脑子里得到消化。
笔者近几年摄影测量教学结果表明:数学基础薄弱是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内容抽象、空间关系复杂的课程特点也是造成学习障碍的另一原因;此外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整,是制约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瓶颈。
2.摄影测量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当下社会对摄影测量实践人才的需求,笔者结合本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实施摄影测量实践教学改革。
安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于2011年,至今已有4年,该专业培养方向有两个:遥感技术应用、摄影测量。专业培养方案中摄影测量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有8学时为课内实验,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由于学时有限,实验内容有:反光立体镜立体像对观察(2学时),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编程实验(4学时),基于遥感软件的正射影像纠正(2学时)。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实践学时少。培养方案安排中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课内实验,总学时为8学时,显而易见,少量学时解决一个“多繁广”的课程问题,几乎是无解的。因此必须进行培养方案修正,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2)实践内容少。内容少主要受培养方案学时的限制及摄影测量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有限经费的支持下,应大力改善摄影测量实验室硬软件条件。
近几年,在安徽省高等学校振兴计划的支持下,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建设,先后购买了多旋翼、固定翼无人机各一台,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6台,20套反光立体眼镜,若干对立体像对,以及正版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等。实验条件较之前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新形势下,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了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体系。在原来8学时的课内实验基础上,增加4周集中实践。将传统单一的课内实验改为课内实验与集中实践并行,实行“两步走”,即课内实验打基础,集中实践强化训练。
具体实践内容安排如图1所示。
2.1课内实验
(1)反光镜立体像对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立体视觉产生的四个基本条件,培养立体感觉。
提示:
本文标题为:论摄影测量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3100.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12-1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22019-12-1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对策
- 32019-12-15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 42019-12-15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探究
- 52019-12-1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62019-12-1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解决方法分析
- 72019-12-14浅析“兴发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 82019-12-14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92019-12-14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初探
- 102019-12-14留有余地绽放精彩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