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7-01-31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 要: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级又极其复杂的运动,它是大脑外界事物的反映与信息加工,人们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表现为思维的多角度,善于由此及彼地思维,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灵活伸缩,触类旁通。思维的灵活性寄于思维敏捷之中,主要表现在善于迅速引起联想,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同时根据情况变化,善于自我调整原有思维过程,思维的灵活性要求人们具有思维应变能力。
关键词: 思维 夯实基础 启思导疑 发散思维 思源于疑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活跃地表现为解题能力,指有的放矢地转化解题方法的能力,灵巧地从一种解题思路转向另一种思路的能力,或指具有超脱出习惯处理方法约束的能力,当条件变更时便能迅速找到新方法,还表现在从已知因素中看出新的因素,从隐秘的数学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实质,思维灵活性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因此,爱因斯坦把思维的灵活性看成创造性的典型特点。数学课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合适学科,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环境,搭建平台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想、敢说、敢发散、敢质疑、敢创新,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大限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主动学习,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学生思维才会具有灵活性,思维灵活性的火花才会喷涌。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创造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条件。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便会全身心投入,才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运用先进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不断创设和优化典型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自动化目的,从而激活灵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强化定式,夯实基础
思维定式与思维灵活性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思维发展,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思维灵活性,意味着否定原有定式,建立新的思维定式,学生思维能力在这种思维定式与思维灵活性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式往往需要多次强化才能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判断、推理及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定式,逐步养成良好数学思维习惯。
四、改变课堂,培养灵活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思维呆板地机械化解题是大量存在的,教师经常议论某些学生聪明,某些学生迟钝,有些学生解题灵活,有些学生解题机械,题稍一变化,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思维放不开,跳不出条条框框的束缚。这和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学方法有着密切联系,课堂教法单一,教法陈旧,灌输式和注入式教学,导致学生机械式接受,学生不能多思考与多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只能套模式解题,陷于题海不能自拔。克服学生思维呆板状态,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教师要从自身课堂教学下功夫。教师既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者、研究者,又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去想、动口去说、动手去做,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只是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五、启思导疑,激活课堂
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因素,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使课堂教学以灵活思维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应当运用一题多解、一式多变、变换角度、逆向思维等方法诱导学生数学直觉和灵感,在求新、求异、求变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具体做好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培养学生灵活思维。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首先,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如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对象有顺序地观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仔细、深入,努力培养学生浓厚观察兴趣。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人贵在创造,灵活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参考文献:
[1]钟善基.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A].中学数学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提示:
本文标题为: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3671.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8-04-2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22018-04-25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力
- 32018-04-25发展核心素养追求高效课堂
- 42018-04-25巧妙运用绘本优化低年级品社课堂
- 52018-04-255E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62018-04-24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 72018-04-24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82018-04-24新课改下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 92018-04-24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02018-04-24微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