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提高“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更新时间:2017-05-11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要】“电力拖动与控制”是电工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单纯地采用传统教学,只传授理论的形式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改革措施必须在多元化的丰富教学方法之上进行。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技工学校提高“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有效性;措施
技工学校的“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是从理论与技能方面训练电工学生专业能力的重点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尽管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但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散地掌握各章节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前应用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教师应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特点分析
技工学校“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建立在对课程特点分析及技工学校学生认知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有以下特点。首先,抽象的理论知识多,,基本概念较多。比如电机和变压器原理、电磁学的知识以及电场和磁场较为抽象的概念等,尤其是磁场的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更为抽象,无法通过实体所见来理解。其次,技能训练很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比如低压电器的知识以及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安装检修,再到常用机床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都具有一定的由浅入深关系,从易到难地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广泛的应用性。
(二)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特征
深入了解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认知特征,对推动“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有效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技工学校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普遍不牢,缺乏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但却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多学生都喜欢与教师交流实践操作知识,对枯燥性的理论和推导过程则难以产生兴趣。由此可见,传统的理论灌输性课堂教学形式必然无法在这一学生群体中发挥高效的作用[1]。笔者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前,针对传统教学法与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基础性的比较,其关系如下表: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其根本核心是“能力培养”[2]。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课堂中双向互动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比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内容时,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可做以下的教学备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讯信息,并备好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相符的教案课件。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以5~6人为基本单位分配为一个合作小组,以便集思广益和形成主动探究的氛围。随后,在课堂教授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如选自某化工厂大型电镀线上吊车工作的情况,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从旁讲解其工作原理,包括程序设定后,吊车进行工作,将工件移动到药水缸上并浸入缸中,一段时间后再将其移动到另一个药水缸位置再次浸润,符合工艺要求完成电镀与水洗以后形成一个工作循环。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吊车上的电动机,其中一组是对吊车前后移动的控制,另一组是上下移动的控制,这里包含了电动机运行正反转控制要求,于是自然而然带入课程任务,要求学生安装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进入到问题讨论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要按照以下步骤推进。1.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翻转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导入法,向学生提问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这时学生往往会给出“改变通入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电源相序”的答案。教师随后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对调任意两相电源的接线图,要求学生写出对调相序,并再次以小组形式讨论“若三根电源线依次调换是否影响电动机转向”等问题,待学生给出答案后阐述原因,进行点评与总结。2.关于主电路形成的讨论。教师引入的问题为“电动机在运行时如何由正转变为反转?”学生各自在小组中发表看法。比如学生提出采用倒顺开关或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的方法,前者由于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关闭课本并对照电路图写下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的过程,再通过投影展示;后者则要求学生动手画出主电路图,以同样的方式展示小组画图结果,再进行逐个讲解。3.关于控制电路的形成。问题设置为“如何控制电路实现正反转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的通断?”由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这时可引入现实生活中比较常遇到的与此原理相关的情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思考生活中关于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问题,随后提问“正转与反转接触器主触头同时闭合的后果?”待学生得出两相电源被短接的结果以后,探讨如何防止两个接触器主触头的同时接通,并要求学生分组对一个交流接触器展开研究,采用常闭辅助触头作为控制线路的联锁保护触头,在画出控制电路图的基础上逐个对应分析,从而达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效果。4.最后进入完善整个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环节,依据整合优化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电动机具备的保护功能解析的流程,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提交完整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实现在行为导向教学法指导下整合知识,查漏补缺的效果。
二、理实一体化在“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实一体化应用的意义分析
“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高,故教学中应将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形成一体化模式,确保理论实践的同步进行和相互连接。采用理论的方式指导实践,以实践强化理念,对推动“电力拖动与控制”的有效性教学有重要意义。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理实一体化的过程能够帮助其消化理论知识,并直接在实践操作中消化理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很好的推动认知作用,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前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并形成对学生的基本认知,为后续的针对性指导打下基础。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实一體化的教学是确保学生理论通过实践证实和巩固的有效途径,形成互相发展,相互促进的学习过程。
提示:
本文标题为:技工学校提高“电力拖动与控制”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4136.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02-15互联网环境下的师生互动问题浅析
- 22019-02-15浅谈小学蒙语文教学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32019-02-15任务驱动视野下的《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的
- 42019-02-15解读情景交际 把握复习方向
- 52019-02-15《论语》君子论之探究
- 62019-02-14浅谈企业实践经验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 72019-02-14影响汉维隐喻翻译的因素
- 82019-02-14面向“空间专业”的JAVA教学设计
- 92019-02-14科学教学中课前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102019-02-14浅说新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