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汉语言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更新时间:2017-05-16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要】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转变为电子阅读。虽然电子阅读方便并且快速,但是它不能使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因此,如何将网络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有效地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成为当前汉语言文学领域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一、引言
进入网络时代,我们身边的图书逐渐趋于数字化、电子化,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阅读,而是趋向于电子阅读。人们可以通过影像、音频或者图片等方式进行阅读。
二、汉语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里沧海桑田,朝代更替,中华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博大精深。我国拥有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汇聚了无数文人的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人文智慧的体现。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实现了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与共享,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近年来,不少国外文化传入中国,这些国外文化有利也有弊,对我们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内心世界。
三、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关系
(一)网络时代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模式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网络阅读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即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获取尽可能最多的信息。一般纸质形式的汉语言文学作品都比较昂贵,而信息化电子形式下的汉语言文学经典却比较便宜。因此,人们宁愿选择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在线阅读。各种各样的在线阅读方式不仅方便,而且还减少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网络时代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存在的模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存在形式不再单一,而是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传统的纸质阅读变成有声阅读、影像阅读等。由于阅读的人群不一样,因而他们的阅读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青少年活泼好动,理解能力稍差,因而多选择影像阅读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图片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并加深记忆。老年人由于年纪大,看书时间长了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因而多选择有声阅读的模式。总之,网络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存在模式,并且更加便于读者想象和理解。
(三)網络时代使人们难以得到经典文学的体验
虽然在线阅读非常方便,但是读者几乎很难通过在线阅读得到较好的文学体验。首先,网络阅读缺乏深度,会严重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其次,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时髦。很多读者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毫无营养、毫无文学价值的网络作品吸引,或者受到网络上其他不良内容的干扰。这些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非常容易对读者的内心造成负面影响。阅读经典需要读者平心静气。杂乱无章的网络环境不利于读者阅读,可能会让读者得到适得其反的阅读效果。
(四)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净化网络环境
由于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上也会出现一些道德败坏、素质低下的网民肆意传播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提升网民素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文明、科学、规范的网络环境。
四、汉语言文学和网络阅读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经典阅读与网络视频相结合
对于部分人来说,只有文字的书本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也不能提起阅读兴趣。在网络时代,人们对音像作品十分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文字与网络视频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把文字转化为视频,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学校学习经典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文学作品阅读社团,课余时间整理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用电子设备做成演示文稿的形式,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学校应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说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文学经典通过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分享读书心得,让大家感受读书的快乐;还可以把学生的交流视频发布到网站上,供众多文学爱好者交流点评,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改变课堂形式,增强学生体验
纸质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网络时代的影响力远不如以前。要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需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当学习篇幅较长的经典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把该文章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动力,然后再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探索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进行话剧表演时,只有良好的舞台效果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演道具、灯光的调整和角色的分配,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真实的身心体验,还可以让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人物关系及文章内涵。
学生想要真正地走进经典阅读,就必须要一点一滴地阅读积累,达到最终的艺术境界。因此,对于经典就要精读,细读,以达到深度了解。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学习文字表面的知识,还应当借助网络平台查询与该文学作品相关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这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结束语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发挥出自身价值。网民应自行遵守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净化网络环境,使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价值发扬光大。这样有利于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与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泷.网络时代对汉语文学经典阅读的影响和作用[J].浙江教育学院,2011,11(14):132-135.
[2]王佳玉.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提示:
本文标题为:网络时代汉语言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4159.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8-04-2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初中政治教学
- 22018-04-2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
- 32018-04-23浅谈高中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及解题策略
- 42018-04-2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研究
- 52018-04-23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62018-04-22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有效方略
- 72018-04-22巧用时政热点 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
- 82018-04-2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 92018-04-22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02018-04-22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