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
更新时间:2017-05-30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 要: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需要善于使用各种音乐媒体来创建拥有高度感染能力的教学情境。继而令学生们在这一过程当中感受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学习动机的强化,令学生们拥有健康的情感体验,“快乐学习”,体会到语文所具备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音乐媒体 深度融合
音乐属于比较古老且拥有较为强烈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他拥有比较深远的文化内涵,而且是情感凝结以及意境的创造,它凭借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充分地激发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进程当中,老师可以适当地使用音乐媒体来创建一个教学的特殊情境、注重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们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一、使用音乐媒体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起到的作用
所谓“音乐媒体”,指的是录音机、手机、电视等能够发出音乐的媒介,尤其是在如今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和音乐媒体所实现的深度融合,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老师巧妙地使用音乐媒体来融入音乐,令语文课堂自然、同时增添一些艺术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匮乏的缺陷。
音乐媒体的艺术魅力比较深远,使用不同的音乐会对人们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方说节奏较快的音乐会令人们心情积极愉快、低沉的音乐会令人们感到忧伤和萎靡。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进程当中,恰当地使用音乐媒体是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要求,音乐拥有非常好的感染效果,能够帮助老师适当地渲染整个课堂气氛,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辅助教学,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丰富学生们内心的情感内涵,提升其理性认识语文知识的程度。
二、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1.使用音乐来推进课堂的节奏
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大多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40~45分钟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听课。所以,老师需要对课堂教学予以适当的创新,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一方面,适当地使用音乐可以令课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适当的音乐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令小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比方说,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学习课文内容和生字生词,此时小学生们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此时老师就可以安排小学生们进行音乐剧排练和表演,之后在讨论和交流当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巩固,,而且还提升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水平。
2.使用音乐来突破传统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无法发挥自身的自主性,阻碍其教学有效性提升,把音乐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性,令学生们的学习拥有一定的自由性,调动其想象能力。
比方说,老师可以使用一些较为短小的音效,鼓励学生们进行自由的想象,同时记录下由听到的音乐所联想到的情境,比方说,鸟类的叫声和清晨、森林;水声和自来水、溪流;车马人流声音和马路、街道等。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老师就可以使用一些有情节变化和情绪变化的音乐来引导学生们的创作灵感。
3.使用音乐来调动朗读的兴趣
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适当地强调语言的感悟。这也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进程当中比较重要的任务。充分地感悟课文的内容,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朗诵。进行朗诵的形式有很多种,为了能够充分地调动朗读兴趣以及训练效果,老师可以采取比较丰富的方式来进行朗读。不同的方式会带来的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假如能够将音乐充分地使用到朗读的教学当中,令学生们能够在背景音乐当中实现朗读,情境和气氛都比较理想,有助于学生们理解课文。
比方说,在进行《春晓》的教学当中,使用《大地回春》等音乐作为背景配乐,会令人感受到春季的景色,在这样的配乐当中完成朗读和吟诵,不但进行了语感和节奏方面的训练,同时还实现了领悟效果。适当地使用背景配乐,可以较好地烘托气氛,令学生们有朗读的兴趣。
4.使用音乐对课文意境进行美化
在语文教材当中,大多都选择了一些文质比较好、情感表达比较强烈的文章,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水平以及对美感的感受能力,其中包含着非常深度的哲理内涵,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分地重视学生们的独特理解以及体会。可以实现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进而获得一定的思想启迪,感受审美的乐趣。在实际教学当中适当地引入合适的配乐,打造意境,鼓励学生们进行充分朗读,感知情感,实现情感熏陶。令语文课堂声色具备,进而起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效果。语言文字所具备的审美情趣也令朗读具备了一定的魅力,锻炼学生审美情趣。文学艺术是来自生活的,但是却是高于生活的。语言文字凭借独特审美情趣令朗读实现了无穷魅力,令学生们感悟到“美”,提升审美情趣。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地将音乐和朗读深度融合,借助音乐所具备的表现能力,有效烘托课文情感表现,构建美好情境,令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继而令学生能够受到音乐和朗读的双重熏陶,提升个人审美意识以及感受美的能力。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进程当中,老师可以适当地使用音乐媒体来创建一个教学的特殊情境、注重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此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继而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结语
總的来说,将音乐媒体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起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择取最合适的媒体,并且辅以老师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教材的全面掌握,音乐和教材的意境和基调之间实现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令学生们实现全面的感情体验以及升华,进而令语文课堂的教学进程情趣横生。
参考文献
[1]宗国武.小学语文教学与音乐媒体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2).
[2]钟玉霞.音乐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08).
提示:
本文标题为: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4216.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02-17初中学校校本研究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 22019-02-17核心素养视域下谈三维目标
- 32019-02-17利用网络平台空间 提高习作教学的高效性
- 42019-02-17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 52019-02-17主题中队会中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
- 62019-02-16以个别化朗读教学促进智障儿童言语康复
- 72019-02-16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82019-02-16探寻绘本故事中的生活教育价值
- 92019-02-16浅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102019-02-16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家校合作探究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