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诗意”栖居
更新时间:2017-11-30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作者:王妍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9期
【摘 要】古典诗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意象。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佳句,还可以通过想象丰富诗词中已有的意象,创造性地再现生活情境,这都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文章对此提出了巧借诗词名句,拟写“诗意”题目;诗词入文,构成文华美章;巧借诗词结构,构建作文框架的建议,以期提高學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古典诗词;作文教学;诗词入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083-02
一、“诗词入文”的意义
丰富的内涵、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铸就了诗词独特的魅力。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佳句,还可以通过想象丰富诗词中已有的意象,创造性地再现生活情境,这都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更有个性和创意地进行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诗词入文”的建议
1. 巧借诗词名句,拟写“诗意”题目
诗词语言简洁凝练,但意蕴丰富。品古典诗词语言如品香茗,,清新典雅,余味无穷。而作文题目是整篇文章的内容的浓缩,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一个出彩的作文题目能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将诗词名句应用于作文题目中,定会让作文增色不少。
如17年全国1卷的满分作文《小桥流水人家》,引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作为标题,用“小桥流水人家”这6个字准确概括了江南景色的特点,围绕着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3个主要特点行文,使得江南水乡的美景跃然纸上。
2. 诗词入文,构成文华美章
(1)直接引用诗词入文。古典诗词语言凝练优美,含义隽永,韵味无穷。恰当地在作文中引用诗词名句,能使平淡无味的文章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打动人心,甚至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将古典诗词运用于行文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引用诗词名句;二是化用诗词里的故事情景、文学典故等,将诗词无形地融入作文创作中。
如作文《望月》片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作者善于运用诗词佳句,使得文章语言清新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作者的思想与古典诗词相结合,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厚重,也侧面展现出学生深厚的古典诗词积累,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
(2)化用诗词入文。相较于直接引用诗句而言,化用诗词更考验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也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中的某一部分,将其直接变成我们的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以自己之“意”,融他人之“境”。化用诗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仿写古诗词,这种方式就是根据诗词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句(首)形式一样的诗词,从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的片段: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生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作者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陆游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一部分借鉴过来作为自己作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会联想起原本的诗句,仿佛进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诗歌意境,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再如,一篇以“家”为话题的作文的一个片段: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唯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作者巧妙地仿写了苏轼的《江城子》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作者仿写这些诗句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描写家乡乡亲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劳动场面,而自己却处在“四寂无声”的环境之下这样鲜明的对比,将他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文章意蕴丰富,富有文采。
3. 巧借诗词结构,构建作文框架
古代文人咏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多数诗词的篇幅虽然比较短小,但其都有完整的框架结构与情感脉络。套用古诗文的结构来构思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作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使文章更加新奇,让人耳目一新,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
例如,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的行文结构就是巧妙地借鉴了诗词的结构来构建自己的作文框架。作者在行文中引用了《琵琶行》中的一些关键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就是串联诗歌内容、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关键诗句。作者巧妙地将这些诗句运用于有形的行文安排和无形的情感变化之中,借用这些语句将父母教育自己的一些细节串联起来,使得文章的行文结构独具一格。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仅是拥有出彩的题目、优美的语言、独特的立意,如果能有一个巧妙的行文结构,则会更引人入胜,夺人眼球,让文章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用古诗词的情感线索或者叙事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必定能让文章更加出彩。
总之,巧用诗词名句是提高作文水准、凸现文化积淀的良好方式,更是反映作者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只有多阅读、多品悟、多积累,才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类诗词名句,使作文更加富有文采,让作文诗意栖居。
参考文献:
[1] 朱凯.巧借诗歌三蒿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 李成群.谈谈作文教学中巧用诗词名句的几种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0,(9).
[3] 曾祥红.巧用古典诗词 提高写作水平[J].文学教育(中),2010,(6).
[4] 李丽燕.古典诗词诵读积累对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3).
提示:
本文标题为:让作文“诗意”栖居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4329.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12-09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影视欣赏课的应用
- 22019-12-09八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实践
- 32019-12-08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
- 42019-12-08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52019-12-08“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 62019-12-08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 72019-12-08以思促学策略初探
- 82019-12-07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研究
- 92019-12-07中学数学解题中渗透差异分析的思想
- 102019-12-07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