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8-06-06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作者:郭畅 来源:考试周刊 2018年49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我国教育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再加上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全国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的人才需求。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时代要求。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进行应用就是如今进行教育改革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本文首先对同课异构的具体概念进行介绍,然后重点对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现状和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历史课堂;应用现状;应用策略
同课异构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灵活的运用教学材料,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运用最合理的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是教材最为统一,教学最容易也最困难的教学科目,因为历史不可以改变,不可以扭曲,教师教学只能够在教材的限制下进行,极为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优秀的历史教师都要拥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实行同课异构就是希望通过不同教师之间的相互比较学习,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 同课异构的具体概念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特点,借助已有的教学条件,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上课。我们实行同课异构就是要求教师在相同的教材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并希望相互之间能够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开拓教师视野,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彰显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二、 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现状
同课异构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教师对于同课异构这种模式不够重视,不愿意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片面认为自己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还有些学生在不同教学风格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适应。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选择的主题不够合理,没有统一的比较标准,或者主题范围不合理,不能够形成有效对比,使得同课异构不能很好进行,还有学校不重视、没有更高一级专家教师理论的指导、无法有章程成规模地进行等问题,使得同课异构的活动难以进行。
三、 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 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目标和主题
同课异构,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主题内容的要求下,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我们的目的就是将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相互之间进行互补。既然相互比较进行研究,就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主题,目标要有一定的范围,主题也要有一定的标准,用同一标准衡量和评价这样才使的课程有可比性,能够使教师在一定的界限内进行对比,不能够胡乱进行比较,如把赤壁之战和林则徐进行比较,就非常不合适。因此要在同课异构中选择合适的目标和主题。例如,在历史中汉武帝和唐太宗,分别作为强汉和盛唐的两个著名皇帝,对他们在位时的功绩和过错就可以进行详细对比,在同课异构中教师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实现教学之间的交流。
(二) 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应用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在历史课堂上应用同课异构就是要以不同教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们教学水平上的提高和互补,追求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理念,是要教师能够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优点,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是要教师盲目学习甚至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由于知识基础、理论理解和教学手法等的不同,每一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再加上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的不同,教师教学的方式可以相互学习,但是不能直接照搬,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在历史教学中讨论历史文化的变迁,年长的教师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教学设计能够深入浅出,进行旁征博引,通过对古今历史文化人物的对比,再到社会发展的变化进程,最终进入到历史文化的变迁论述中,使学生听得激情澎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年轻的教师想要照搬年老教师的教学方式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这需要长时间的阅历和经验积累,不过年轻教师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年老的教师有经验,那年轻的教师就有朝气,有活力,可以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源,制作课件,通过视觉效果向学生展示,从而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兴趣,提供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这也是一种适应自身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也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福琴.实施同课异构,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新校园,2014.
[2]林桂平.“同课异构”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以《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
作者简介:
郭畅,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
提示:
本文标题为: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5179.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02-18优化高中学生会工作路径探析
- 22019-02-18HSK四级真题完成句子题型考点分析
- 32019-02-18探究精品拆解与儿童诗写作教学
- 42019-02-18高职技能抽查与汽车维修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 52019-02-18如何将教研活动的效果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
- 62019-02-17初中学校校本研究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 72019-02-17核心素养视域下谈三维目标
- 82019-02-17利用网络平台空间 提高习作教学的高效性
- 92019-02-17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 102019-02-17主题中队会中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