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赏识教育润泽校园
更新时间:2019-06-19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作者:王强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46期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赏识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助推了师生及家长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充分弘扬这一理念,学校注重打造赏识教育文化育人环境,精心设计走廊墙壁文化,用环境感染人,用文化熏陶人;构建赏识机制,打造赏识舞台,提供赏识机会。通过升旗仪式,各种展示活动,让师生尽显风采,体验成功,增强自信,释放潜能,拓展赏识领域。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平台、个别谈话等方式,想方设法把赏识教育理念输灌给学生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赏识教育的魅力,愉悦接受新的理念,积极配合教师,共同管理教育孩子。赏识教育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田,人人内心都充满了满足感、幸福感。
关键词:赏识;和谐;释放潜能;自信;拓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课题《运用赏识教育的研究》将赏识教育的理念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赏识教育理念似汩汩甘泉润泽师生心田,让人心花怒放,身心愉悦,信心倍增。学校领导不断地用放大镜赏识教师的优点,教师不断地用放大镜赏识学生的特长,让对方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自信满满,身心愉悦。同时,牢固树立不放弃、不抛弃,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这个理念温暖了无数师生及家长的心,激发了师生干劲热情,学校领导、师生、家长之间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 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助推和谐发展
观念一变一切都变,观念一新遍地是金。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先进的理念指导先进的行动。为推进赏识教育有效开展,让教师牢固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我们每年都开展多项活动让赏识教育的思想深深植根于老师的心田。学校开展了“赏识教育论坛”“我的赏识教育之路”等活动,各个年级组的老师通过认真学习,精心准备,倾情奉献,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一台台精彩的论坛。赏识教育已成为所有老师的习惯思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关怀自己的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赏识教育理念助推了师生及家长之间的和谐共处。人和人之间如果有了彼此的尊重,彼此欣赏,让人心灵深处阳光灿烂,积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也必然促进人、事、物的和谐发展。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学生的良好行为素养与优雅的校园环境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定格成一张张成长的温馨照片。二是人与人的和谐。彼此的赏识使得领导和教师之间没有隔阂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亲如一家的温情,学生与学生之间情同兄弟姐妹的情谊,家长与老师之间轻松愉悦的沟通,都构成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三是人与内心的和谐。一个人与外界的和谐实则源于内心的和谐、良好的外部关系,让老师们的内心始终洋溢着一种满足感、幸福感,更由衷地生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阳光的、积极的心态生活着。在彼此的赞许中、关怀中、自信中,在优雅、愉悦、和谐的人文环境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打造赏识文化环境,润物细无声
文化环境悦性情。一所学校的环境构建,往往体现着它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因此,学校注重打造了赏识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教学楼的走廊、楼梯有精心布置的墙壁文化。既有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名家书画,又有学生书法、剪纸、绘画、手工制作等精彩作品展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一楼一大主题,一层一小主题,移步即景,美不胜收。学生们在这优雅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像百花采蜜,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精心设计的走廊墙壁文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 构建赏识机制,打造赏识舞台
开展赏识教育活动以来,学校建立了规范的赏识机制,创建各种赏识舞台,提供赏识机会。
(一)
赏识教师,释放教师潜能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校的灵魂,同一所学校,不同的管理会有不同的效果。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各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尽情赏识我们的教师,激发教师的无限潜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为此,我们给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发挥其才能的平台,彰显个性才华。例如,我们要求教师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每人学习并掌握一门技艺,在学校开设的各种兴趣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绝活”。每周三下午让学生走课,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课堂进行上课,每位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愿意教,学生乐意学,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老教师宝刀未老,每年都活跃在教学一线上,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他们坚守岗位,没有墨守成规,没有不思进取,而是继续自己的教学热情,将多年的经验汇总成宝贵的财富,传递给后来人。中青年教师成為学校的中坚力量,始终走在各项教学任务的前列,带头搞好学科教研,牵头小课题研究,讲好示范课、优质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新进教师也不甘落后,勇担重任,踊跃尝试,在各项活动中也初露锋芒。学校也组织形式多样的听评课、推门课,让教师有互相学习的机会,并组织教研、磨课等活动,让老师们能互相切磋教学经验,共同进步。
(二) 多渠道赏识学生,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多渠道赏识学生。每一周,学校都有固定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聚操场,高喊宣誓口号,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学校还会在升旗仪式上大力表扬在卫生、纪律、好人好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这些带着鼓励色彩的表扬和谆谆的教导,都为新的一周开启了全新的局面。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学校里年年都组织古诗文诵读大赛。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每年也都会组织数学趣味知识大赛。为了锻炼学生身体,使得学生能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如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为了激发学生奋斗的动力,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学校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少先队员,鲜艳的红领巾成为学生优秀的明证,入队学生灿烂的笑容上露出了他们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提示:
本文标题为:浅谈如何让赏识教育润泽校园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6840.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12-1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22019-12-1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对策
- 32019-12-15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 42019-12-15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探究
- 52019-12-1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62019-12-1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解决方法分析
- 72019-12-14浅析“兴发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 82019-12-14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92019-12-14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初探
- 102019-12-14留有余地绽放精彩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