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部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隐性目标
更新时间:2019-08-13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作者:林明雄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47期
摘 要:课后练习作为教材当中助学系统重要的一环,最能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必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部編本在教材中列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教师明确该单元的教学指向,并适当地做出教学安排。
关键词:部编本;课后练习;隐性目标
一、 从课后练习入手,确定教学内容取向
在下列表格中单元说明和课后练习的对比中,课后练习已经给教师指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师则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提炼为教学的主问题,化繁为简,省去很多无效的备课工作。
在表格中,单元说明一,明确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继续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单元说明二,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就是教给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阅读课文,清楚告诉学生圈点勾画的内容。单元说明三,则是对学习方法更为详细、细致的指导,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单元说明中,编者将默读、圈点勾画、划分层次等方法,一一指明。将单元说明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同一表格中,真正说明了部编教材每篇课文需要学习哪些重点,也同样主要是通过课后练习题来展示。
练习1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厘清课文的思路,强调本文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方式是默读,是对学生默读能力再巩固、再强化。
练习2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点。
练习3主要是细读第4段,厘清课文局部的写作思路。
练习4是一道了解运用知识、揣摩语言的题目,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
练习5结合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两相比较中,在具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就不必要舍近求远,另辟捷径,而是应该在课后练习中深挖掘,深开发,从课后练习中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线索。
二、 从课后练习入手,确定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
圈点勾画是本单元默读的一个训练点。要引导学生圈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关键语句,勾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下阅读感想等。教师可做示范,教会学生圈点勾画,也可以在全班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圈点勾画涉及的点:
赏析层面——精彩的炼字、富有文采或富有哲理的句子、心有感触的语句;
理解层面——不理解的语句、有所质疑的语句;
结构层面——关键词语或句子(总括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段落层次划分等。
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做标志,比如,用波浪线画出富有文采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关键语句,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用三角号标出关键词语等。但是符号不宜过多过繁,以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这篇课文语言很精辟,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很适合训练圈点勾画。文中有些精彩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勾画出来,反复阅读,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运用特殊句式,如排比句,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热情洋溢,可作为文笔精华的内容画出。还可以针对文章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圈点勾画练习。比如,文章叙述、议论等不同句式的对比。
三、 从课后练习入手,确定教学内容的外延
课后练习不能只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作业”往往折射出教材编者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而且部编本主编温儒敏的看法是,成功的语文课是“一定要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
练习5开宗明义引导学生要把窄阅读、浅阅读拓延成深阅读、宽阅读,能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高度指引学生的深层阅读。
毛主席笔下的白求恩,加上朱德、宋庆龄、聂荣臻作品中,他们眼中的白求恩,将构成同一人物的一组群文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更加丰富学生对白求恩的立体式、更全面的了解,在这组群文阅读中,学生将从窄阅读到宽阅读的拓展,学生将号召学习白求恩的典型人物到一个具有有血有肉的共产党的宽阅读。当然在这组群文阅读中,能得到的信息量不会仅是这两点,也该是许许多多的,,一定是“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落实。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后练习的示范下,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得到落实,阅读方法得到最大限度的示范,让学生的阅读视角不再停留在一篇文章中,明白对一个人,典型的人物的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一个作者的笔下,那样的人物还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样的阅读才是语文素养的慢慢浸润,学生的阅读视角才会越来越宽。因此,对于这道练习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或者仅是布置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一了了之,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选择这组群文中有关课堂教学的主问题“白求恩是一个( )的人”来指导学生充分了解,丰富对白求恩的认识,从不同角度丰满了白求恩的形象,强调学生要运用默读、圈点勾画抓关键字词句等阅读方法在这组群文阅读中的使用。这样做到既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也是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巩固。
总之,教师要想教好部编教材,必须要读懂课后的练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温儒敏.温儒敏对部编使用教材的建议[EB/OL].
作者简介:林明雄,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永春夹际中学。
提示:
本文标题为:挖掘部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隐性目标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7090.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12-1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22019-12-1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对策
- 32019-12-15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 42019-12-15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探究
- 52019-12-1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62019-12-1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解决方法分析
- 72019-12-14浅析“兴发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 82019-12-14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92019-12-14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初探
- 102019-12-14留有余地绽放精彩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