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更新时间:2019-11-13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作者:邓建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摘 要:生物科学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体现,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必要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是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识也是课程目标的要求。生活化教学的出现,是一种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现在已被正式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關键词:生活化教学;生物课堂;课堂高效性
生活化教学引入生物课堂,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与基本生活技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而且可以将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在生物教学中,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入课堂,结合课程目标全面分析,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是从生活化教学对于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做简要分析。
一、 为何引入生活化教学
随着课程的改革,生物课程的设置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课程要求将生活化教学引入生物课堂,这是更高效、更便捷地将基础知识融入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学习一些有关生命体、生态环境以及生物进化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辅导,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对热点话题的深入讨论,将生物课本知识渗透在对于话题的讨论中,例如在讲授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时,我们就可以将当前的热点话题“植树造林”引入课堂教学,在对于当前环境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所以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要在生活中多使用清洁能源,还要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热点话题导入式的方式不仅可以提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在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二、 引入生活化教育的基本形式
(一) 生活热点话题导入式
话题导入式方式是我们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方式。例如在生活中,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预防学生近视以及如何调整生活模式来防止近视加重,在上课时可以将预防近视三要素引入课堂,第一是调整坐姿,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cm左右;第二是在长时间学习或读书看报时要有规律性地进行间歇式远眺,在长时间读书之后进行十分钟的远眺,可以让眼睛得到放松;第三是要去医院定期进行视力检测,在课间活动中要认真做眼保健操。眼睛的保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话题导入式往往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和共鸣。
(二) 生活与生物实验结合方式
对于生物课程中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课题,我们可以选择做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导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生物实验制作甜酒的实验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甜酒的制造来了解生物酶的发酵作用,首先是进行蒸饭、淋饭、拌酒药、保温培养等过程,在实验中不仅有许多的注意事项,比如在进行保温培养时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别的菌种感染,实验室用的仪器也必须时刻保持清洁。这种操作性较强的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酶的发酵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
(三) 课外活动导入式教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课程都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升华课本知识。例如在“防霾治霾”的行动中,可以组织中学生进行义务植树的活动,由于雾霾不仅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对于我们人类的身体也是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一些预防的措施。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可以将植物如何利用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此维持呼吸平衡和生态平衡。通过自己动手种植植物,可以深刻体会到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不易,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养成珍惜树木,节约生活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 如何高效地应用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引入生物课堂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将枯燥无趣的生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可是如何高效地将生活化教育引入生物课堂教学课程,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大议题。而老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作用不可小觑。老师不仅仅只是将课本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选择一种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而生活化教学正是这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有效途径。一是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将话题引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生物模拟实验,这种小组参与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的想法得到充分体现,在小组参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比赛的紧迫感,小组成员会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与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二是在课堂教学时老师要和学生构成一种和谐的交流合作关系,老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本知识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纽带,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得以体现,注重发扬“自主交流、丰富教学体验”的精神。
四、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深入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生物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化和高效化,充分发挥课本知识与生活主题密切相关的优势,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将生活热点话题引入到课堂之上,选择合适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咏雪.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12):154.
[2]檀勤彤.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作者简介:
邓建,二级教师,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哲庄镇娃多小学。
提示:
本文标题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7466.html
本文相关论文
更多>>- 2017-05-23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2017-05-27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06-03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2015-10-16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2016-02-29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2016-04-07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2016-04-2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2016-07-31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2016-10-20“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2016-11-01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热点排行榜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7《新课程学习》
- 3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42015-03-16《华夏教师》
- 5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6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7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8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92014-06-02《北华大学学报》
- 102014-06-02《华章》
- 12019-12-16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式探寻
- 22019-12-16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 32019-12-16美术特色高中数学高考有效备考的实践研究
- 42019-12-16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52019-12-1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 62019-12-1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72019-12-1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对策
- 82019-12-15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 92019-12-15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探究
- 102019-12-1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12015-03-17《现代职业教育》
- 22015-03-16《中学课程资源》
- 32015-03-16《华夏教师》
- 42015-03-16《基础教育研究》
- 52015-03-16《中学课程辅导》
- 62015-03-16《数理化解题研究》
- 72015-03-16《新课程导学》
- 82015-03-16《新课程研究》
- 92013-06-18《中小学电教》
- 102013-06-18《新课程》
- 12015-06-29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多重角色
- 22015-06-29构建和谐集体,创建良好班风
- 32015-06-28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015-06-28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对措施的探析
- 52015-06-28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 62015-06-08过程图像辅助解题的实例研究
- 72015-06-03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 82015-06-02实施创新教育的“五要”
- 92015-05-30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102015-05-30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实施策略的论文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