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分析
更新时间:2020-08-21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引导和培养高中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优秀的学习品质。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渗透,能够整合不同数学文化形式助力于数学教学,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完善与革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文化 途径 渗透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与数学文化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传统数学教学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传授与数学技能培养,而在数学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有所忽视,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数学教育,兼顾数学理论与数学文化,这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创新,也是完善当今数学教学体系的重要一步。
1. 教学中引入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数学文化的最佳载体,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而且还提升了数学教学趣味性,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在数学史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文化与人文教育价值,能够与高中数学教材相匹配,从整体上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比如:在“等差数列及其性质”一节课的教学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渗透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为大家出示一道数学名题,这道题在数学历史上很有名哦,大家看看,你们是否可以明白其中的意思,,并快速计算出来呢?
这道题出自程大位的《算法总统》,那么大家有谁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说说你要采用什么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引入数学史,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这是一道历史名题,在数学史中占有一定影响力,将其引入教学中,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趣味數学史的引导下,学生热情十分高涨。
学生1:我先为大家翻译一下:有一户人家,他们平日里用九个节的竹筒盛大米,而这九节竹筒的每一节所盛的大米量都不同。我们只知道竹筒下面三节可以盛3.9升大米,而上端四节可以盛装3升大米,这只九节竹筒中间相邻两节的竹子,需要以此按照盛米容积相差同一个数,如果先生懂得算法的话,教会学生算法,在进行计算恐怕也要算到明天早上。通过翻译可以发现,这是一道等差数列的算术题,使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等差数列能够很容易解答出问题,也不用算到天明啦!
教师:非常好,这为同学已经为大家说明了题目的意思,也明确了解题方法,那么,谁能为大家展示一下计算过程。(从举手学生中随机选一名学生。)
学生2:利用等差数列知识,可以将这道题进行如下计算:
解:设从下到上的竹筒盛大米量分别是a1,a2,a3,a4,a5,a6,a7,a8,a9,那么,通过题意可得:
a1+a2+a3=3.9
a5+a6+a7+a8+a9=3
又由等差数列性质得:
a6+a7+a8+a9=2(a6+a9)=2(2a2+11d),从而d=0.1,那么,则可以求出从下到上这节竹的容积分别为:1.4、1.3、1.2、1.1、1.0、0.9、0.8、0.7、0.6升。
如上利用数学史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诱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
2. 充分利用文化美学,深化数学教学内涵
数学文化具有审美性,数学的美学价值一直是领域内研究的热点。数学美具有间接性、对称性、统一性、奇异性。如:数学中的几何对称图形、公式定理间的对称等,这些都体现对称美学,是数学文化的奠定代表,这种对称的美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拱形桥梁设计、三脚架的应用、黄金分割点、绘画领域等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学,能深化数学教学外延,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对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有广泛的认知和理解。在数学文化美学的影响和熏陶下,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在数学学习态度上会有非常积极的转变。
比如: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函数图象对称性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通过讲解函数图象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发现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对称性的关系,并引入数学美学中的对称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美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美学素养的同时,又能够拓展学生知识外延,使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充分认知。如:函数y=f(x)与y=-f(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在讲解中心对称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图像,通过操作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将图像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图像的对称性。数学上的对称美还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如:中国的故宫、金华通济桥、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磐桥等等。个个都呈轴对称。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更明显了,古代宫殿,基本上都呈轴对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以及数学家对数学美学的追求,也体现了数学美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学,学生对数学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好的展开数学学习产生了巨大助力。
结束语
研究高中数学与数学文化的整合,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的导向性与美学价值,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中生开展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5-136.
[2] 冯丽.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01):75.
[3] 赵淑云.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62.
提示:
本文标题为: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分析
当前网址为:http://www.tougao.net/lunwen/8709.html
本文相关论文
- 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
- 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升创新思考
-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及其研究
- 浅谈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 任务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
- 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析
- 解析中职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80后”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浅析
- 网络消极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多维信息融合的高校教学评价
最近更新
- 让农村学生在化学家庭小实验中成长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
- 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及沟通艺术
-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的策略研讨
-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
- 高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方式
-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 探究信息技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 软件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探索
- 辽代覆面葬俗研究
- On the value of modern ceramic art creation
- 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发展的促进性研究调查与
-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邪教教徒教育转化的心理学对策及建议